卓榮泰在山陀兒颱風後到高雄勘災。行政院提供
本月初山陀兒強颱來襲,造成基隆、新北、高雄、屏東等地淹水重災。有別於7月凱米強颱過後,府院迅速兵分四路勘災獲好評,這次勘災卻引發不少爭議。總統賴清德先到台南參香,隔日才赴金山、萬里勘災,遭在野黨批評;事隔2週卓揆才到高雄勘災,也遭質疑是否賴清德跟陳其邁不合。後續卓揆虛心接受批評,跑齊勘災現場,也強化了5點SOP。
去台南參香、沒去高雄勘災 賴清德都挨批兩週前,山陀兒風災期間,造成高雄、屏東等地嚴重豪大雨災情,許多民眾在網路上分享自家鐵皮屋頂被吹翻、在路上撿到路牌或OPEN醬,甚至淹水深到馬路上可以玩起SUP立槳,也傳出多起當地路樹和招牌倒塌的慘狀。山陀兒剛過後,帶來強降雨,基隆、萬里、金山、瑞芳發生40年來最嚴重的淹水,居民苦不堪言。
賴清德前往台南參香未勘災,府方解釋是因執政團隊分工,也已排定後續勘災行程。總統府提供
山陀兒颱風登陸前,賴清德已先到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確認各縣市應變整備與災防需求;颱風過後,也在第一時間指示國軍與相關單位全力投入救災。不過,賴清德在颱風後,金山、萬里淹水最嚴重的當天,為顧及颱風撲台前就排定的參香行程,仍是在尚未勘災前,選擇先去台南參香,此舉引發在野黨批評。
此外,被山陀兒首當其衝、全台災情最慘的高雄,遲遲沒有等到賴清德親自去勘災;直到災後近兩週,行政院長卓榮泰才親赴高雄,與高雄市長陳其邁一同視察當地復原情形。外界都很納悶,為何受災最嚴重的高雄,沒有盼來賴清德親自勘災,也讓陳其邁被在野黨質疑:「高雄得不到中央關愛眼神,是不是跟賴清德有心結?」
賴清德、侯友宜同框勘災金山萬里。總統府Flickr提供
卓榮泰身段柔軟 溫情喊話「抱歉,給我多一點時間」目前山陀兒勘災暫告一段落,往前回顧,可以看出府院大致兵分三路,賴清德負責北台灣金山、萬里,卓榮泰則到基隆、瑞芳及屏東、高雄視察;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也特別前往朱銘美術館勘災,並指示文化部提供急難救助補助。
這次勘災行程,率先出動的是卓榮泰。10/3颱風剛走,10/5卓榮泰就前往受災嚴重的屏東枋寮、佳冬,查看農漁民的災損情況;隔天10/6,卓榮泰移轉到新北瑞芳、基隆視察,了解當地土石流災情。10/6這天,賴清德同步前往新北金山、萬里勘災。10/12卓榮泰最後前往高雄勘災,也向市民表示「對不起,來晚了」。
卓榮泰、鄭麗君在山陀兒颱風後勘災。行政院提供
卓榮泰勘災的第一天10/5,正是賴清德赴台南參香遭在野黨抨擊當天。面對民怨,卓榮泰身段相當柔軟,10/6即於臉書表達,他非常擔心高雄復電狀況,讓市民朋友生活不便,非常不好意思,更坦言「抱歉,給我多一點時間,我們會到更多的地方,把事情多做好一點。」他代表政府道歉,為山陀兒災後未適時勘災的民怨止血,也讓民眾感受到他的誠意。
行政院亦依照「中央對各級地方政府重大天然災害救災經費處理辦法」啟動專案協助,請各縣市政府利用開口契約進行搶修險,並視個案啟動緊急採購措施,針對地方災害準備金不足部分,工程會配合各地作業,採即報即審方式協助申請中央補助,讓攸關日常生活的各項公共設施早日回復功能。
卓榮泰、鄭麗君在山陀兒颱風後勘災。行政院提供
吸取凱米災後經驗 因應山陀兒強化5點SOP除了賴清德、卓榮泰、鄭麗君等人出動到各地勘災之外,政院人士說明,凱米颱風過後,本次山陀兒颱風期間,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也吸取凱米颱風災害應變經驗,強化以下5點作為。
第一,發揮應變中心功能分組,跨單位調度支援:根據地方請求支援事項,機動調整將內政部國土署納入支援調度組,調度國軍、交通部及各地方政府資源,全力滿足地方的需求。
第二,落實入山人數管制及通知:計有高雄市、南投縣、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7個警察局及國家公園署雪霸、太魯閣、玉山3座國家公園;申請入山(園)經勸阻未入山(園)計596件1,838人,已入山 (園) 計501件2,348人均已聯繫上。本次沒有任何山域事故。
第三,統籌調度通訊工具:數位發展部備妥21套低軌衛星設備,並配置在北、中、南、東等四區;並調度6套衛星終端設備予高雄市、屏東縣及花蓮縣運用,讓孤島通訊不中斷。
第四,民力應用:調度應用防災士、韌性社區、台灣民間自主緊急應變隊、義消、慈濟志工、災害防救團體及志願組織共計1萬5924人次。
卓榮泰、鄭麗君在山陀兒颱風後勘災。行政院提供
第五,關鍵基礎設施整備:颱風來臨前,加強電廠、機場及港口等關鍵基礎設施防颱整備,本次發電廠無災情,高雄機場及高雄港僅有圍牆破損、植栽倒塌、空櫃吹起、太陽能板損壞、空橋冷氣線路受損、鷹架倒塌等零星災情。
卓榮泰、鄭麗君在山陀兒颱風後勘災。行政院提供
政院人士指出,凱米颱風過後,卓榮泰指示盤點現有經費,移緩濟急救災、復原,要求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增加防洪治水預算;8月22日行政院會上,也通過跨部會系統性治水報告,希望強化台灣對抗極端氣候的韌性。面對極端氣候的來臨,政府會持續精進各項作為,落實「救災不如防災、防災不如避災」的精神,強化社會面對各項災害應變,守護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