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經濟 賴清德:2050淨零轉型目標不會改變

2025-04-24 21:37 / 作者 陳祖傑
總統賴清德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4次委員會議。總統府提供。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4/24)天召開第4次會議,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於會後記者會轉述,總統賴清德在會議中表示,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和提出新關稅政策,對經濟造成衝擊,讓外界關注氣候政策力道是否改變,但他要強調,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不會有任何改變。

據轉述,賴清德在會議中作出4點裁示:首先,政府要成為企業落實數位與淨零雙軸轉型的堅強後盾,並協助受到衝擊產業,提供專案輔導措施。賴清德說,政府要持續完善淨零政策及具體措施,鼓勵企業減碳轉型、導引資金支持永續基礎建設,以及低碳技術研發、對標國際永續揭露規範、推動碳定價制度,落實國家減碳新目標。

賴清德表示,他請環境部,與經濟部、勞動部、教育部等相關部會合作,持續擴大綠領人才培訓,提供受衝擊勞工再就業,以及綠領轉職機會,並且提供綠色成長基金投資,發展淨零創新技術,啟動台灣綠色成長新動能,不因新的政治局勢而轉變淨零轉型的目標。

第二,賴清德說,要透過公私協力,打造台灣成為循環經濟的先行者,塑造「綠色台灣品牌」,他會請環境部、經濟部等相關部會,與產業公協會合作,推動高值化資源回收再利用,將稀有貴金屬回收留存國內。同時,結合標章、標準與資料追溯,推動技術與制度輸出,並且以循環經濟,作為抵禦國際碳關稅與非關稅壁壘的產業升級策略,強化整體供應鏈韌性與自主發展能力,因此請環境部儘速修法。

賴清德表示,第三,制訂重要支持型經濟活動的認定標準,並扶植成立專業評估機構,所以政府要加速訂定再生能源、低碳技術、以及深度節能等支持型經濟活動的認定標準,提供企業產品清單供外界參考,也要建立專業的評估機構,來協助產業轉型技術可行性評估工作,並且提出誘因措施,或風險分攤機制,提高金融業參與投融資的意願。

賴清德指出,第四,要逐步建置產業碳排數據庫及規劃減碳路徑,導引企業減碳,因為企業要落實減碳,必須先知道自己碳排狀況,以及與同業相比較所處的地位,同時也可善用利害關係人,例如金融業的影響,來驅動減碳。

賴清德說,他會請環境部、經濟部、金管會等部會,建置產業碳排數據庫與減碳路徑,做為驅動轉型的重要基礎,並且透過獎勵或誘因機制,鼓勵企業提供碳排數據,協助資金提供者和企業,能夠辨識、揭露及追蹤轉型活動情形,引導企業減碳並訂定目標與策略。

最後,賴清德表示,雖然全球正面臨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和提出新的關稅政策所造成的經濟衝擊,外界也關注氣候政策力道是否因此改變,但他強調,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不會有任何改變。他說,能理解許多產業因為近期國際趨勢變化很大,對經營的不確定性提高,因此對減碳、ESG開始轉趨觀望,所以他要重申,政府會做產業的後盾,要讓產業轉型,在這波危機當中,找到台灣新的機會。
陳祖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