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案新制玩假的?高市議員陳慧文揭露水利局千萬標案競爭0人!只剩「指定廠商」。高市議員陳慧文提供
高市議員陳慧文今(5/14)質疑高市府水利局清淤新制成效不彰,鳳山、小港、仁武、楠梓等案由同一新廠商高於底價無競爭承攬千萬標案,恐涉制度漏洞,要求調查決標公正性;水利局表示,標案由內部設計、依法招標,並承諾未來將依進度通知議員監督。
陳慧文表示,水利局近期推動的清淤標案新制度出現「單一新進廠商」、「高於底價得標」、「無市場競爭」等異常決標情況,質疑成效不彰;她進一步指出,涉及金額上千萬、涵蓋鳳山、小港、仁武、楠梓等關鍵區域的兩項標案,皆由同一間新進廠商取得,恐暴露制度設計上的結構性漏洞,要求市府立即啟動內部調查,釐清程序是否公正,並對外說明。
陳慧文指出,水利局自豪的新制雖納入全程影像監控、設置地磅、土方計算更嚴格及加重罰則,初衷為防弊與強化執行力,實際執行卻與改革目標背道而馳;高雄過去清淤標案常以底價7成決標,如今卻高於底價、無競爭得標,質疑制度是否設下無形門檻,排除其他廠商參與,導致失去公平競爭基礎。
對此,水利局長蔡長展回應,制度改革源自外界對過往執行鬆散的批評,參考高屏溪等大型工程經驗後,導入地磅與監控管理,但強調「這些我們本來就有在做,不需高人指點」。他坦言規範加嚴確實導致價格上升,市府也有主動邀請廠商參與投標,並承諾未來將提前通知議員,強化公開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