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中,傳出中國出售給巴基斯坦的殲-10戰機與預警機搭配PL-15飛彈形成擊殺鏈,擊落印度空軍的飆風戰機。國防部提供
國防部日前送至立法院解凍報告中,揭露指管系統整合「迅安數據鏈路」、監偵裝備、情資及電訊情報,建構共同作戰圖像 (COP)。然而,在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運用中共預警機串聯擊殺鏈,擊落法製的飆風(Rafale)戰機,一位高階退役將領示警,相較印巴,台灣的預警時間非常短,中共每天襲擾就可能拖垮台灣,而現在台灣各軍種的數據鏈路系統多,串不起來就變成沒用了。
國防部日前將遭凍結國防預算的相關報告送交立法院,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出席委員會時表示,除了國造潛艦後續艦的預算之外,其他解凍報告已送出,盼朝野支持。而針對國防部的「作戰綜合作業」預算解凍報告中揭露的「共同作戰圖像」(COP),是首度對外以圖片方式公開說明運作模式。
根據國防部送交立法院的報告指出,國軍運用指管系統整合「迅安數據鏈路」、監偵裝備、情資及電訊情報,建構共同作戰圖像 (COP)。其次,COP 建置於軍事戰略及作戰層級作戰中心,輔助指揮官決心下達。另外,作戰中心運用戰術數據鏈路Link 16(視距內)、Link 11(視距外),傳遞情資及指管訊息至迅安武器儎台,協助戰術(戰鬥)單位迅速建立戰術圖像,提升戰場覺知與存活率。
國防部民國114年預算解凍報告中,首度揭露國軍整體「共同作戰圖像」(COP)建置架構,顯示採用美軍與北約通用的Link 11及Link 16戰術數據鏈路掌握第一線視距外以及視距內目標。截自國防部報告
在精進作為方面,國防部指出,地面部隊情資現由各作戰區運用有無線電掌握,並更新至COP;對此,國防部刻依 「快速獲得戰力」及「三軍統一構型」等指導,建置國軍地面部隊指管系統,規劃以民用通資系統與行動智慧裝置建構三軍地面部隊指管平台,運用影像、語音及文字等資訊,即時傳遞戰場訊息,完備國軍整體共同作戰圖像 。
只是,根據國防部架構圖顯示,海情、陸情、空情皆是以各自系統傳輸到迅安伺服器,三軍種之間並無共連。而在近期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運用中共預警機串聯擊殺鏈,擊落法國製的飆風戰機,展現先進空對空飛彈和戰機的應用,擴展傳統意義上的空戰概念。過去認為的空戰是飛機間近距離格鬥,如今戰場風貌則被所謂超視距(Beyond Visual Range, BVR)作戰取代,遠程空對空飛彈交戰距離動輒150公里以上,同時共軍裝備以及戰術戰法運用,則成為軍方重點關注。
對於國防部所提的COP,一位退役將領指出,軍方現在問題在於所有圖資無法整合,圖資也沒有做到校正,現在陸軍還是在用紙圖,儘管最近目打了最新的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但未來濱海作戰的魚叉飛彈情資該如何分享,國防部僅說海軍、空軍會協調,但現在只是口頭說,這是軍方要努力的。
國軍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也就是「衡山指揮所」。圖為蔡英文總統於2020年1月赴衡山指揮所視察。總統府
該位退將表示,從這次印巴衝突來看,根據公開情資可以清楚顯示,在交戰區所有民航機全部改道,但軍方不會的地方在於圖資的「校正」,而現在軍方唯一在做圖的是海軍的大氣海洋局,當所有圖資放一起,有不同比例,三軍有不同的圖資,不過沒有一起討論過,也沒有全部放一起比對。
這位退將也舉例,以陸軍來說,全島的共有90幾張圖,指揮官要能夠記起來30張就很厲害了,更何況還有海圖、空情;而現在衡山指揮所內,則是三軍的情資在不同螢幕,若要看戰術的情資,則需要各自切換。
退將示警,現在軍方思維還停留在20年前,但現在印巴衝突中,是有戰略預警意義,防線到750公里上下,台灣頂多400公里左右,海峽約200公里,對台灣而言預警時間非常短,而老共就是因為預警時間短,所以根本不打,每天只要嚇嚇台灣,逼得台灣24小時待命,戰機必須要緊急起飛,光這樣就足以拖垮台灣;而幻象2000戰機沒有Link-16,數據鏈也串不起來,變成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