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手機示意圖。取自Pexels免費圖庫
教育部長鄭英耀日前表示,9月開始的新學年起,高中以下學校的學生原則上入校後手機必須集中保管。校園行動載具管理原則修正草案今(5/21)出爐,徵詢意見至6月1日。草案規定,高級中等學校訂定管理規範時,應邀集教師、家長、學生各方代表召開會議,共同討論管理機制,學生代表人數應占全體會議人數3分之1以上。
民進黨立委吳沛憶今在臉書分享,教育部今早將目前的管理原則草案預告,持續蒐集意見到 6月1日,歡迎大家都來參與民主討論。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修正重點包括,分階段且以同一方式管理,國民中小學應由學校或各班以集中方式保管,高級中等學校由學校以同一方式管理,如採學校或各班集中保管方式,則應妥善管理。學校可依學習活動或個人特殊需求,彈性調整管理或使用方式。此外,國民中小學學生如需攜帶行動載具到校,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
草案也明定,國民中小學各校訂定學生攜帶行動載具管理規範,須經過校務會議通過並公告實施,高中則要先經校內民主程序討論,高級中等學校訂定與增修管理規範時,應邀集教師、家長、學生各方代表召開會議共同討論,且學生代表人數應不低於全體會議人數三分之一。再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公告實施。
各校所定管理規範每3年至少應檢討一次,並可依程序修正後,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公告。
草案今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網站上架,已有網友留言質疑,學生之代表不得低於三分之一之規定,是否仍有可能因為家長加上教師的人數多於學生代表人數,使得相關法案在表決時,家長與教師能通過學生並不支持的管理方案?若學生反對這項已通過之管理方案,是否有對應的救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