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資料照。 截自國會頻道
立法院日前刪減中央政府總預算636億元,行政院認定「窒礙難行」,決議以統一比例方式刪減對全國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平均減幅高達27.3%,此舉立即引發各縣市反彈。台北市財政局今(5/22)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北市補助款遭刪37.9億元,已違反甫施行的新《財政收支劃分法》,衝擊社會福利、教育支出與交通基礎建設,市府將發函行政院,盼依《財劃法》新法編列一般補助款。
台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今(5/22)說明,北市原定於2025年度獲配的補助款為138.9億元,依據去年8月30日行政院所核定數字編列,並報送議會審議通過,且在今年度也已依法執行中。然而,行政院在本月16日函文通知,北市今年的實際補助款僅剩101億元,減幅超過27%,低於去年編列的126億元水準,明顯違反新財劃法第30條規定。
胡曉嵐表示,《財劃法》新法已在今年3月21日由總統賴清德公布生效,依據第30條,中央政府給予地方一般性補助金額,不得低於修法前一年度的預算編列數額,依法應保障地方政府114年度獲配的一般性補助款金額,不能少於113年度的預算編列數;此次中央片面大幅刪減,不僅違法,也嚴重衝擊地方政府預算執行與民眾權益。
「這個通刪是所有22縣市政府都有的共同狀況,我們希望行政院可以依法行政,保障台北市民跟全國民眾權益。」胡曉嵐表示,北市府遭砍經費影響施政領域,包括兒童及少年、長者、身心障礙者等社會福利計畫,以及教育支出、人本交通改善工程,如人行道與道路整建、北士科區交通優化等,都將面臨資源中斷風險。
之所以大幅刪減地方補助款,源於行政院認為立法院在審議總預算及財劃法修正條文時,程序存在重大且明顯瑕疵,已於21日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行政院亦將今年度應發放地方的一般性補助款總額2,501億元中,將636億元列為「未分配數」,統一刪減發放。
胡曉嵐強調,行政院針對全國統一刪減補助款比例為27.3%,已嚴重影響地方政府施政。台北市府今已正式發函行政院,要求依照財劃法規定恢復原編列數,並呼籲中央審慎評估、依法行政,以保障地方自治、維持財政穩定。此外,北市府也將加強相關財務調度,評估是否辦理追加或減預算,以維持市政運作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