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城鎮韌性演習」即將於7月15日起在全台登場。資料照
「2025城鎮韌性演習」即將於7月15日起在全台登場,演習期間將發布30分鐘防空警報,並實施疏散避難與交通管制。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提醒,凡是貼有「防空避難標示」的大樓,在警報響起時,依法必須開放供民眾進入避難,不得關門拒絕。
這次演習為期4天,分區進行,涵蓋中南北部及離島地區。馬士元今(7/9)接受「齊有此理」主持人王時齊專訪指出,國防部與內政部警政署2年前就盤點各地避難空間,大樓住戶、公司行號、賣場等場域,只要設有防空避難標示,就屬於《民防法》所規範的公共避難設施,警報一響,無論屋內人員或路上民眾,均可進入避難。
馬士元表示,雖然大樓平時屬私人產權,不得擅闖,但在空襲警報期間,標示過的空間具有「法定公共避難功能」,管委會有義務解鎖開門,供人躲避災害。他也強調,相關責任並非選擇性履行,而是明文規定於《民防法》中,若拒絕開放,可能涉及違法。
目前全台各地已有多處公私場所設置防空避難標示,包括社區大樓、學校地下室、公共停車場等。內政部也提醒,民眾平時可透過政府公布的防空避難地圖查詢周邊避難處所,緊急時刻不慌亂。
針對避難演習後段將由地方政府與民防團隊實施急救與救濟站演練,中央也規劃編列42.5億元經費強化地方災防基礎建設,全國7000多個村里將設置防災倉庫、368個鄉鎮市區將成立防災協作中心,盼立法院能支持通過。
至於先前傳出有宮廟收到彈藥預屯公文,是否可能成為緊急應變中心?馬士元表示,因軍事行動有其特殊性,國防部還是希望宗教場所保持中立,可做為臨時避難場所,因此目前排除宮廟,避免成為敵軍攻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