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謹、石明豐堂兄弟小時候的合照。翻攝自臉書
台大物理系教授石明豐日前串聯社群「#百工百業挺罷免」,自我介紹先講完自己的學術經歷後,透露他本來是偏藍的選民,2019年看到香港反送中後逐漸偏向民進黨,2021年看到從小長大的同學沒犯罪卻被中國判刑,讓他備受衝擊,從此認知「往中國靠的都是台灣人民和子孫的罪人」。財經網美胡采蘋直呼,看到石明豐的學經歷讓她感覺「被輾壓了」,意外掀起熱議,知名球評石明謹現身透露,「強者我老哥,我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兄弟」。
石明豐擁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博士學位,自1998年起返國任教,為台大物理系專任教授。他自我介紹表示,高中時即跳級進入交通大學(今陽明交大)控制系,服完兵役後在飛指部擔任少尉發射排長,再赴美攻讀博士,4年內畢業。他返台後曾獲吳大猷獎、教學傑出獎與優良導師獎等十餘項殊榮。此次公開挺罷免,引發學界震撼。
石明豐發文後,成大教授李忠憲公開力挺,形容此舉猶如為大罷免「發射了一枚強而有力的照明彈」,他說石教授是典型的頂尖教授,不是臉書上高聲喧鬧的網紅,更不是政黨側翼,過去和政治保持距離,不表態也不激進,如今從「中間偏藍」轉向民進黨,原因除了2019年反送中掀起的浪潮,更是在2021年看見自己從小到大的同窗、一名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沒犯法卻被中國判了4年刑期,讓他知道了凡是主張「往中國靠」的政黨與政治人物,終將帶來災難,「我們不能再貪圖那廉價的幻影,否則未來子孫會用牢獄與戰火來償還我們今天的妥協。」
李忠憲說,石明豐好友的經歷雖然不幸,但也正是因此點燃了石心中的明燈,「我為他感到慶幸」,如今的台灣正需要這樣的轉變,從沉默轉向吶喊,從學術轉向公民,從個人經驗轉向集體記憶,「百工百業都可以挺罷免,我們這些讀書當教授的人,也不能缺席」。
李忠憲強調,「這不只是一次罷免,這是一次告別」,告別對中國幻想的最後一絲溫存,告別自以為理性中立的虛構角色,告別台灣人過去太過節制的沉默。
財經網美胡采蘋轉發石明豐貼文則驚呼,石曾申請到普林斯頓(Princeton)全額獎學金,那是一個曾經培育過愛因斯坦、歐本海默、賽局理論之父的馮諾曼,和《美麗境界》的約翰‧納許的學府,「好的,我感覺有被歧視到了,哈哈哈!」
資深球評石明謹隨即在胡采蘋貼文底下認親,「強者我老哥,我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兄弟,我象棋跟足球都贏過他,但圍棋跟桌球他比較強」,他說石明豐小學四年級時在浴缸泡澡,開始思考宇宙的起源,於是立下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坐在愛因斯坦的研究室做研究,「後來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