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5臺灣文博會開幕 松菸展出「水風景」四大展區

    2025-08-01 18:12 / 作者 陳怡穎
    2025臺灣文博會開幕式。文化部提供
    2025臺灣文博會主題訂為「水風景」,今(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文化策展展區揭開序幕,引領民眾從水的流動性、災難性與療癒性中重新認識臺灣文化。開幕儀式由文化部長李遠、立法委員吳思瑤與張雅琳、總顧問龔卓軍及品牌商展總監汪麗琴等人共同主持,象徵文博會正式啟動。

    2025 臺灣文博會,「水風景」打開島嶼記憶的文化旅程。李政龍攝


    文博會自去年首次移師臺南舉辦,吸引大批人潮。今年重返臺北,無論在參展廠商數量或展覽規模上皆創新高,預期參觀人數將突破65萬人次,寫下歷年新紀錄。文化策展區將自8月2日至1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開放,品牌商展則將於8月5日至11日在南港展覽館舉行。

    開幕式上邀請原住民創作歌手丹耐夫・正若演唱專輯《林班歌》中曲目,歌聲中傳遞台灣霧林地帶的生態特性與原民在林業中的角色,與策展中的「穿霧之境」主題相互呼應。開場儀式以象徵水波的燈具與乾冰呈現「水風景」意象,營造一場視覺與感官兼具的文化啟動儀式。

    文化部長李遠在開幕致詞中指出,8月既是颱風肆虐、氣候炙熱的月份,也是一個讓人思考與療癒的時節。他提到,台灣是一個「不斷在摧毀中重建」的國家,無論是從自然災害、歷史創傷到政治動盪,台灣人民總能在困境中重整步伐。他回憶大學時期聽過老師講的一句話:「羊水與海水的pH值相同」,讓他驚覺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以此比喻水與生命的連結,也象徵文化的根源。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文博會明(2)日起開展,鄰近的鐵博館在昨天對外開放,「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則在明日起跑,讓8月成為很重要也很療癒的月份。


    李遠表示,今年文博會以「水風景」為主題,呼應臺灣作為川流海島所孕育出的獨特文化生態系,也象徵文化如水般流動、多元且深入日常。過去台灣因海防與水泥化,讓人們與水逐漸疏離,如今重新面對水帶來的挑戰與啟示,也有機會透過文化安靜的力量成為療癒與省思的媒介。

    文化部表示,本屆即將於明天率先在松山文創園區開展的策展,以四大展區呈現「水風景」的不同面向,包括「接海之島」、「有河之靈」、「穿霧之境」與「臺灣萬水」。展覽融合聲音、氣味、沉浸式體驗與走讀導覽等元素,讓觀眾不只是觀看,更能以五感參與,深度體驗臺灣文化與生態的交織。

    總顧問龔卓軍則以作家吳明益對河流的三重詮釋為引,包含河流作為母親滋潤大地是重要的水資源、河流也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而直到今日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河流成為暴力的洪流。從近期全台多地暴雨災情造成嚴重水患的時刻,正呼應策展初衷,提醒大家文化不僅在殿堂,也在日常;水不只是生命起源,也可能是災難的載體。

    2025臺灣文博會總顧問龔卓軍分享年度主題「水風景」將文化視為生態系,緊貼文化風土的脈絡,以展場的水氛圍與水體感來引導觀者。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強調,「文化不只是殿堂中的表演與展覽而已,而是如同水一般,一直都在我們的日常裡。」文博會辦理的目的,就是希望讓大家有機會更親近藝文且親身參與其中,看到臺灣文化的豐富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潛力,也期待這股文化能量能被世界看見。

    文化部長李遠(右2)、立法委員吳思瑤(中)及張雅琳(左2)在《穿霧之境》之境展區,體驗臺灣氣味風土的香氛。


    文化部長李遠(左)於「臺灣萬水」地方特選館觀賞澎湖縣蚵殼珊瑚發財燈。文化部提供


    2025 臺灣文博會,「水風景」打開島嶼記憶的文化旅程。李政龍攝


    2025 臺灣文博會,「水風景」打開島嶼記憶的文化旅程。李政龍攝


    2025 臺灣文博會,「水風景」打開島嶼記憶的文化旅程。李政龍攝


    2025 臺灣文博會,「水風景」打開島嶼記憶的文化旅程。李政龍攝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