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兩年條款」攸關黃國昌是否卸除立委及黨團總召。資料照 廖瑞祥攝
民眾黨本周日(10日)黨代表大會,有黨代表擬串聯提案暫緩執行前主席柯文哲「兩年條款」,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數度言明尊重提案、主張民主程序及個人支持柯規畫之際,黨籍立委黃珊珊6日大動作表態挺兩年條款,再掀波瀾。
所謂「兩年條款」,是柯文哲提名本屆立委時,要求不分區候選人簽署的承諾,每人任期兩年,期滿後交棒給後順位者遞補,本意在擴大戰力,讓曾任立委者參選2026年縣市長;「兩年輪換制」也被視為有催票效果,8至10席安全名單擴大至近20席,讓候選人拚命為黨拉票,最終交出8席不分區立委成績單。
「兩年條款」存續,爭點之一是,列民眾黨不分區第9至16名的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書彬、資策會軟體研究院前副院長洪毓祥、中華陽光推展關懷協會理事長蔡春綢、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安祥、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邱慧洳、台中市議員陳清龍、新住民代表李貞秀、前立委許忠信,多是素人從政,與黃國昌、黃珊珊、張啓楷等現任立委相較,國會、法案與政治攻防實戰能力可想而知。
爭點之二,若徹底執行「兩年條款」,身兼民眾黨主席、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的黃國昌將失去國會舞台,淪為陽春黨主席。反對者認為,民眾黨好不容易在大罷免搶下戰果,現任8席白委未必都有實力參選縣市長,通通換掉,少了公職護體,未必有利2026年「九合一」藍白競合及揮軍2028年總統大選。
最大也是最關鍵的爭點三,一旦柯文哲交保,仍有回任民眾黨主席可能性。以政黨博弈、政治現實來看,柯或許因案羈押多時、被判了「政治死刑」,但從民眾黨支持者、「小草」的觀點,柯仍有相當支持率,且「親柯」黨內勢力,也不無期待,盼柯文哲以精神領袖之姿回任黨魁,屆時黃國昌形同卸除一切黨公職。
由此角度觀察,不難理解,黃珊珊何以在黨代表大會前夕發文力挺在她辦公室任職、不分區第12的王安祥接任立委。黃珊珊通篇未提「兩年條款」,但滿滿的柯文哲意旨,挺「兩年條款」。黃不言而喻的是,自己可以辭立委、交棒給王安祥,其他人呢?頗有挾柯文哲、以令黃國昌之意,也賦予柯班師回朝的政治意想。
黃國昌連日受訪,清楚表明看法:一、兩年條款是柯文哲2024年招募不分區立委的政策,他個人會支持、繼續貫徹柯當時的規劃與安排。二、依照《政黨法》及民眾黨章,黨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民眾黨是大開大放的政黨,有意見都可以提出來討論,正反意見都是為了黨好;三、他在柯文哲短暫交保時,兩人曾交換意見,絕大多數在勸柯不要辭黨主席;四、他個人是影響最小的,不管在哪個工作,都把分內工作做好,讓民眾黨持續茁壯。
黃國昌的邏輯清楚,他扣上「個人支持柯規劃」、「尊重黨內民主程序」的大帽子,以化解當初簽屬同意書的誠信問題、避免自我圖利,並保留黨代表大會推翻「兩年條款」的可能性。黃論述的重點是,儘管仍有黨主席可當,但擔任立委、黨團總召可發揮更大戰鬥力,並在道德制高點上,對黨員喊話,遵循實力原則,反對或贊成「兩年條款」都是為黨好。
黃珊珊劍指黃國昌與否?黃國昌想不想「貫徹」兩年條款?是不是話中有話?不當立委、純當黨主席的差別?黃國昌樂不樂見有人提案「廢除」兩年條款?這些都是黃國昌、黃珊珊的心證。每個人都可以從語意、說話表情、立場是否一致來判斷。
不爭的是,民眾黨代表大會山雨欲來。兩年條款,當然是黃國昌黨權與政治保衛的前哨戰。黨主席若從立院下樁,精神領袖及其從眾班師回朝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