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揭中共操作民主失敗論! IORG:藉在野語言擴散權威價值、加劇分化

    2025-08-20 15:20 / 作者 駱肇樑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指出,隨著賴清德上任時間越長,中共中共散播民主失敗言論的力度就越大。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近日公布最新研究,指出總統賴清德在任時間越長,中共就散播越多台灣民主失敗論,尤其國民黨426戰獨裁集會更達過去一年半以來傳播熱度最高峰,中共政治宣傳系統性、及時、持續採用台灣在野政治語言,不但使得在野黨因受敵方語言汙染失去正當性,也使執政黨難以接受在野觀點,藉此妨礙台灣政黨政治良性運作。該篇報告還特別指出,相較於說服讀者放棄民主,中共更偏好宣稱賴清德和執政黨破壞台灣民主。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近日以「賴清德當選後的中共宣傳:台灣民主失敗論」為題發布週報,指出隨著賴清德上任時間越長,中共散播民主失敗言論的力度就越大,其中2025年上半年平均傳播熱度將近2024年一整年的2倍,最高峰出現在國民黨426戰獨裁集會,該日不僅為2025年單日傳播熱度最高峰,也是近一年半最高峰。報告也指出,中共提及台灣民主的傳播熱度,隨著多個台灣重要政治事件出現,包含總統大選結束、青鳥行動、中配被遣返、大罷免運動等。

    至於何謂「台灣民主失敗論」?報告內文認為凡「不合理、帶有操弄特性,試圖說服讀者台灣民主現在及未來都無法保障人權、落實公平正義、民主不是和台灣」,試圖降低讀者對民主運作現況滿意度或民主支持,進而放棄民主的資訊操弄論述集合,就屬此類言論。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指出,中共宣傳系統性採用台灣在野政治語言,是加劇台灣社會分化、黨性極化的策略:中共為我國境外敵對勢力,中共政治宣傳系統性、及時地採用台灣在野政治語言,使在野監督因為受敵方語言汙染失去正當性,也使在野陣營難以接受在野觀點,以此妨礙台灣政黨政治良性運作。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進一步提到,相比說服讀者放棄民主,中共更偏好宣稱總統、執政黨破壞台灣民主,其中又以言論自由受到破壞為主要論點。報告也指出,賴清德當選後,中共宣傳持續以台灣國內政治事件製造台灣民主失敗的「證據」,包括「賴清德希特勒化」、「民進黨法西斯化」、「民進黨獨裁」、「綠色恐怖」等,持續放大「戒嚴論」論述,甚至主動發表年度總結評論台灣民主退步,凸顯中共宣傳策略為優先形塑「民進黨破壞台灣民主」印象。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分析,這類論述將可能對「政治效能感低」、「討厭民進黨」、「雙重認同」、「中國人認同」這幾類台灣民眾更具吸引力,而在IORG先前的民調也顯示,具有上述4項特徵的民眾有顯著更高比例,傾向認同台灣民主失敗。
    駱肇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