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席IPAC晚宴 蕭美琴:台灣人有傷痕有挫折但沒有放棄的權利

    2025-08-26 18:55 / 作者 李佳穎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台北晚宴。李佳穎攝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今(8/26)日在台灣舉辦「台灣國際晚宴」,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她在中英雙聲道致詞中表示,台灣經歷400年的歷史以來,或許有傷痕、有挫折,但是沒有放棄的權利,盼與國際友人共同成長茁壯。

    蕭美琴致詞表示,IPAC近幾年在對抗中國與支持台灣民主扮演重要角色,面對專制政權帶來的挑戰,IPAC成員一直清晰且堅定地發聲;無論是台灣國際參與,或者是台灣所面臨的各項灰色地帶以及軍事的脅迫、恐嚇、壓力,當然還有台灣人需要時時面對的各種認知戰,以及其他領域的威脅,

    蕭美琴提到,在全球供應鏈中,台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樞紐,並將繼續與國際夥伴並肩而立,共同守護所珍視的價值,這份團結不僅僅來自國際社會,台灣的民主持續成長、茁壯,也是國際社會包括IPAC的許多成員,選擇與我們站在一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蕭美琴首度在大罷免與公投結束後出席活動,她感性表示,常聽到很多人說,當台灣人並不容易,事實上是非常艱難的,大家在國際社會中遭受霸凌、脅迫、威脅、邊緣化與孤立,但這從未讓台灣人退縮,也沒有影響我們追求自由與民主的決心。

    蕭美琴表示,許多朋友與她分享,為什麼台灣民主這條路需要走的這麼的艱辛需要這麼的坎坷,讓我們每個人都傷痕累累,也有強烈的挫折感,但是台灣這400年來的歷史都是如此,即便做台灣人再怎麼辛苦,「我們都還是以做台灣、以我們成就、以及我們對未來的信心為傲。」

    蕭美琴強調,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因此絕不會將自由視為理所當然,且深知必須不斷努力,去守護與捍衛先輩們辛苦爭取的成果,以及我們至今仍持續奮力守護的一切;為此感謝IPAC始終如一的支持,鼓舞著國人繼續為國家無私奉獻。

    蕭美琴也回顧,IPAC去(2024)年在台灣舉辦了史上跨黨派跨國議員人數最多的一場聚會,超過 20個國家、將近50位國會議員齊聚臺灣,都是要展現與台灣人民站在一起團結支持民主的力量,「我們也許有傷痕,也許有挫折,但是我們沒有放棄的權利。」

    蕭美琴重申:「因為我們是台灣人,讓我們繼續努力,讓我們繼續跟國際上所有站在正確也就是自由民主一方的國際友人,一起繼續堅持我們的價值。」

    活動由IPAC與Hello Taiwan共同主辦,並由IPAC台灣共同主席民進黨籍的范雲與民眾黨籍的陳昭姿共同開場,陳昭姿自我介紹時,遭到坐在台下的網紅史書華干擾,一度被工作人員制止。

    IPAC行政總裁裴倫德(Luke de Pulford)、英國前保守黨黨魁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前波蘭外交部長芙緹嘉(Anna Fotyga)、瑞典國會友台議員博爾斯頓(Magnus Berntsson)與日本國會議員大岡敏孝也將陸續發言。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