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出席114年全國漁民節頒獎典禮,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今(9/12)天下午前往淡水出席114年全國漁民節頒獎典禮,他先肯定漁民朋友的努力和貢獻,並表示政府會與漁民站在一起,除了以制度照顧農漁民、積極爭取擴大國際市場,也提出「180億元農漁產業支持方案」以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期盼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讓漁民過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賴清德首先表示,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會與漁民站在一起,共同努力,讓漁民能有幸福的生活。他指出,今年漁民節頒獎典禮共有12位模範漁民、23位優秀漁民、2位模範外籍船員、1位績優承銷人及1位特殊功績得獎人,每位得獎人都對漁業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賴清德舉例,像是屏東的鄭瑞隆,由於父母年邁,返鄉承接家族養殖產業,不僅成立水產合作社,更獲得「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證」,實現「從漁場到餐桌」的食安目標;澎湖的李美金女士,擔任海女超過一甲子,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做不同工作,實在很了不起。他表示,今年特別頒獎予兩位來自印尼的好朋友——阿龍與阿利,表揚他們的優異表現,展現台灣人如同家人般的溫暖。
賴清德強調,政府一定會與漁民站在一起,以制度照顧農漁民,建立「三保一金」,確保農漁民權益,漁民出海抓魚,一定要有更大的保障,無論是保險或救助金都一定要提高;其次,漁獲量有增加,但是要擴大市場、外銷至國際。
賴清德說,去年全國農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新台幣,其中漁業產值突破1000億新台幣,去年國內養殖的龍虎斑已外銷到日本市場,截至今年4月出口量約3公噸,顯示我國養殖漁業有機會越做越大。此外,對於印度洋大目鮪的配額,政府今年向國際漁業管理組織爭取到增加15%,因此明年度配額將增加1723公噸,讓遠洋漁民能有更好的銷售成績。
賴清德提到,為了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政府已提出「180億元農漁產業支持方案」照顧受到衝擊的漁民朋友,農業部相關單位會和漁會合作,提供漁民各項協助,也請立委當作橋梁,協助將農業部的預算用在漁民身上,將美國關稅衝擊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