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選國民黨主席大辯論,郝龍斌。中天新聞提供
國民黨主席辯論會第二場今天(9/27)下午舉行,在交叉詰問環節,前國大代表蔡志弘拋出如何團結黨內的問題,郝龍斌直言,國民黨過去「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表面上客客氣氣,背後暗箭不斷,2024因藍白不合,「因為我們不團結,60%的民意輸給40%的民意」,且國民黨在總統大選接連輸了3次,「再輸我們就完了」,因此「黨內團結再合作」,而團結要從自己做起,必須「無私」,先能夠把黨內團結起來,在野也團結起來,2026能夠勝選,2028我們能夠重返執政。鄭麗文強調,自己能短期間成立「在野大聯盟」,最有整合在野能力。張亞中則批評沒有制度、沒有黨內初選就是和稀泥、分贓。
前國大蔡志弘參選國民黨主席大辯論。中國時報提供
抽到三號的候選人蔡志弘在交叉環節中提問,指出所有候選人都不斷提到團結兩個字,請問其他四位候選人,假如當選黨主席之後,未來對團結黨內外力量有何具體做法。
參選國民黨主席大辯論,郝龍斌。中國時報提供
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回答時表示,國民黨過去的問題就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表面上客客氣氣,背後暗箭不斷,所以團結最重要就是要改變國民黨的文化。「我們要公開透明,甚至我們可以在黨內的時候針鋒相對,可是一致對外。」
郝龍斌指出,看到國民黨每次選舉失敗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不團結」。大家都想做候選人,大家都有私心,任何一個一對一的選舉,應該不是要做候選人,是要做當選人,只有大家把力量合起來、「一加一大於二」的時候,國民黨才有勝利的可能。
郝龍斌強調,「所以團結要從自己做起,團結要自己做起,最關鍵一點就是無私。」郝龍斌指出,為什麼今天要參選黨主席,就是因為自己與所有黨內同志都非常的交好,而且「大家都相信我是無私的」,所以給自己的定位跟努力,就是希望能把大家團結起來。不只要在黨內促成團結,更要促成在野的合作。
郝龍斌指出,大家都知道2024因為藍白不合,「因為我們不團結,60%的民意輸給40%的民意,今天如果我能夠透過我自己的公信力、執行力,以及大家對我的信任,我們能夠把黨內團結起來,在野團結起來,2026我們能夠勝選,2028我們能夠重返執政。這是我對我自己這次來參選最重要的一個期許,我也希望透過我們黨內的團結,我們在野的合作能夠達成這個目標。」
郝龍斌坦言,因為國民黨已經連輸三次總統大選了,「再輸下去我們就要完了,所以黨內團結再合作 我們務必要在2028的時候重回執政。」
參選國民黨主席大辯論,鄭麗文。中天新聞提供
鄭麗文回答時也批評,「為什麼每次都說團結?可是團結永遠是國民黨心中的痛 因為說到要做到主席的誠信,主席不能夠機關算盡,主席的無私,還有主席要講原則、尊制度,尊重制度,不和稀泥,不私相授受,這才能夠讓大家心服口服。國民黨必須團結。」
鄭麗文用台語說,自己就是要來做「桶箍」,大家要「箍作伙」,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大目標是什麼?我們的使命在哪裡?如果大家都真的深刻體會到兩岸和平的重要性,下架民進黨的重要性,不再計算個人得失,這是最重要的認知從主席做起,不只國民黨要團結,藍白也要團結。如何開誠布公?如何通過兩黨正式的程序,尊重制度,遵守遊戲規則,藍白不只要團結 在野也要團結。鄭麗文強調自己可以在短時間內整合各方成立「在野大聯盟」,就展現整合能力與誠意。
參選國民黨主席大辯論,張亞中。中國時報提供
張亞中則指出,選舉「真的不是一場演講比賽。團結就是兩個概念,做到了就團結,第一個有共同的理念 第二個有公平的制度。」每個有權力的人都要求大家跟他團結,可是每一位弱勢都要公平,所以要知道,當我們講團結的時候都是權力高高在上的人,說「你們跟我團結在一起」。張亞中嚴詞質疑,如果今天中國國民黨沒有理念下的團結是什麼? 「我告訴你這叫做和稀泥、這叫做分贓 你沒有理念怎麼團結嘛!就是分贓嘛!」
張亞中也指出,第二個重點是制度,上一次選舉沒有初選,「你如何叫所有的黨員共同團結、支持你?到今天還有我們的候選人還主張下一次總統大選還要用徵召的,寫在《選舉公報》裡面,「請問你用徵召的 能夠團結嗎? 張亞中說聽了鄭麗文的談話更感到痛心,「我們要主流民意,政黨的責任要引導主流民意啊!如果今天台灣的主流民意是台獨,請問一下 中國國民黨要團結在台獨底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