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鴻源示警恐有「第二次堰塞湖」 李孟諺證實:2方案應對

    2025-10-03 14:10 / 作者 林佳鋒
    林保署持續監控馬太鞍溪堰塞湖,圖為10月3日狀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災害,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天(10/3)示警,馬太鞍溪上游山壁不穩定,若發生地震或大豪雨,可能形成第二次堰塞湖。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說,確實有此風險,目前有2方案雙管齊下,一邊加固堤防,也在規劃堰塞湖是不是做溢洪道或排水設施,萬一再崩塌能減少洪水量。

    根據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水位高程1020.4公尺,湖區面積12.6公頃,蓄水量590萬噸,溢流水道兩側持續下刷切割之坡面呈現不穩定、仍有水量持續匯入湖區以及下游土砂狀況尚未穩定,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

    李鴻源表示,根據資料,這次堰塞湖泥沙只下來7000萬噸,大概還有2.5億噸還在上面,上游左邊山壁不穩定,若再發生豪大雨或5級地震,整座山會垮下來,馬太鞍溪形成第二次堰塞湖的可能性非常高。

    對此,李孟諺表示,堰塞湖兩側還有一些崩塌的土石方堆積山上,若有地震豪雨,確實有再次形成堰塞湖的風險。目前採雙管齊下,水利署正加固堤防希望達到一定保護程度,最好日雨量250到300毫米都不會溢堤,水利署也正規劃第二道防線的可行性。

    李孟諺提到,在上游堰塞湖的部分,已有幾個團隊共同研提可能方案,包括是否做溢洪道或排水設施,一旦再崩塌,可減少大量的水隨泥沙一起下來,下周也會持續討論,相關方案都在評估,希望盡快有結果。

    李孟諺也要求農業部勘查評估施作便道的可能,約15公里,且沿線陡峭,若做便道,才有辦法將機具運送上去施作。但還是要先加強下游堤防加固,保護居民安全。
    林佳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