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示意圖。取自Unsplash
國際法官協會年會今年10/12~16在亞塞拜然巴庫舉行,中華民國法官協會指派6名法官前往,詎料受到中國外交阻撓,亞塞拜然無預警不發簽證和入境許可,我國團長、高院法官林伊倫飛抵巴庫嘗試入境遭拒,原機遣返回杜拜。但法官協會仍持續努力,委託捷克法官協會(Czech Judges Association)代我國在發表聲明抗議,另有友好國家在會議上協助發聲。
捷克法官協會代聲明全文會議舉行前,主辦單位曾表示願意協助我方代表辦理簽證及入境手續,以符合IAJ章程所載「包容與平等參與」之原則。然而,儘管雙方多次往來聯繫並獲得口頭保證,亞塞拜然方面最終未核發簽證或入境許可,亦未提供任何正式拒絕或說明理由。
因此,5名台灣代表被迫放棄原定行程,而我方團長於10月11日抵達亞塞拜然時,遭拒絕入境並被遣返。
此一事件引發各會員國廣泛關切,因其已違反每一會員國應享有充分參與、交流意見,並共同促進司法獨立與法治使命之基本原則。
鑒於此情況,中華民國(台灣)法官協會謹此建議:國際法官協會應建立一套明確且公正之機制,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並在不幸發生時,能有即時且透明的處理程序,確保所有會員國的權利與尊嚴受到保障。
若我們連自身會員國的權益與尊嚴都無法維護,又如何能有說服力地為全球的人權、正義與民主發聲?
中華民國(台灣)法官協會再次重申,將堅守司法獨立與國際合作之信念,並誠摯感謝捷克法官協會以專業友誼與團結精神,代表台灣宣讀本聲明。
中華民國(台灣)法官協會捷克法官協會代中華民國法官協會發表之聲明。讀者提供
捷克法官協會代中華民國法官協會發表之聲明。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