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當選人鄭麗文昨晚至黨中央發表勝選感言。廖瑞祥攝
中國國民黨18日選出前立委鄭麗文擔任未來4年的黨主席,日本媒體尤其關注台灣最大在野黨的兩岸政策走向,直指國民黨內的對中穩健派落敗,恐將強化該黨向中國傾斜的立場,而在野力量的合作態勢,對總統賴清德而言「不容樂觀」。
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共有6人參選,分別是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國大代表蔡志弘、立委羅智強、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鄭麗文以及前彰化縣長卓伯源。選舉結果昨晚出爐,確定由鄭麗文以約6.5萬票、50.15%得票率當選,成為黨史上第二位女性黨主席。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55歲的鄭麗文在選戰中強調中國民族主義,表示要讓台灣人能夠有自豪地說出「我是中國人」,並獲得訴求推動黨內改革及提拔年輕世代等「變化」的非主流派以及黃復興黨部支持,令第3度參選的郝龍斌確定以第二名得票再落敗。
郝龍斌的對中政策大致延續現任黨主席朱立倫的「穩健路線」,提出「和中但不舔共」的立場,雖然獲得黨內保守派與地方派系支持,但支持率未能提升。而針對在選戰期間,網路上流傳支持鄭麗文的影片,郝龍斌罕見點名中國,指控「外來勢力」透過假消息等手段介入選舉。
《產經新聞》指出,鄭麗文展現出積極重啟與中國對話及合作的姿態,預示著以2028年下屆總統大選奪回政權為目標的國民黨,其對中傾斜態勢恐將加劇。而鄭麗文與第二大在野黨台灣民眾黨均以「阻止賴清德連任」為目標,展現合作態勢,對賴清德而言形勢不容樂觀。
鄭麗文昨晚發表當選感言時,呼籲民進黨不要再打仇中牌、反共牌、反中牌,期待未來台灣內部所有政黨都應共同展現最高誠意與善意,化解兩岸對立分歧,讓兩岸不再有戰火,共好雙贏才能帶給台灣人民真正的安全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