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同志大遊行。李政龍攝
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今(10/25)天下午登場,雖然持續下著毛毛細雨,但仍難阻15萬民眾上街挺性別平權的熱情。《太報》記者現場觀察,今年遊行同樣吸引不少外國同志族群參與,其中又以歐美、日本占多數,而主辦單位強調,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反對 DEI(多元、平等、共融,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的浪潮捲土重來,希望社會大眾跨越既有的標籤與偏見,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真實深刻、能理解彼此差異的連結。
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今天下午登場,適逢連日大雨,主辦單位在遊行前估計僅有13萬人參與,不過中午後雨勢減弱,明顯看到人潮擁進市府廣場。遊行隊伍在下午2點半出發,遊行分為北路線與南路線,起點、終點均為台北市政府前廣場,北路線行經仁愛路、敦化南路、忠孝東路、逸仙路與仁愛路,南路線行經仁愛路、光復南路、信義路、敦化南路、仁愛路。
2025台灣同志遊行。李政龍攝
2025台灣同志遊行。李政龍攝
2025台灣同志遊行。李政龍攝
今年六色大隊共有將近180個團體報名,同樣吸引不少外國同志族群參與,其中又以歐美、日本占多數,沿途可以看到有不少民眾悉心打扮,有人化身變裝皇后、有人穿著性感、也有人cosplay成日本動漫人物,讓仁愛路充滿歡樂與熱情。
2025台灣同志大遊行。陳祖傑攝
2025台灣同志大遊行。陳祖傑攝
2025台灣同志大遊行。陳祖傑攝
2025台灣同志大遊行。陳祖傑攝
2025台灣同志大遊行。陳祖傑攝
然而,自從川普上任後,反對DEI的浪潮捲土重來,加上「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的公關主任日前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發表反跨、反免術換證言論,讓不少人擔憂性別平權之路往後退。
主辦單位指出,在演算法驅動輿論、迷因文化滲透生活的網路時代,反 DEI 的話語不再只以嚴肅的政治論述出現,而更多藉由戲謔調侃的方式進入日常討論,這種「輕描淡寫的否定」比直接反對更具影響力,使「性別平權過度政治化」的觀點潛移默化,滲透進網路的公共討論中,是令人擔憂的地方。
主辦單位表示,今年主題為「超.連結——跨越標籤,理解差異」,就是希望社會大眾跨越既有的標籤與偏見,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真實深刻、能理解彼此差異的連結。
2025台灣同志遊行。李政龍攝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蘇巧慧、台北市議員許淑華、顏若芳出席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李政龍攝
台北市長蔣萬安出席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李政龍攝
立委陳昭姿、台北市議員陳宥丞出席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李政龍攝
2025台灣同志大遊行。李政龍攝
2025台灣同志大遊行。李政龍攝
除了一般民眾,民進黨、民眾黨也出現在遊行現場,不過兩者訴求不一,民進黨強調,未來也將透過立法與政策落實平權精神,打造一個真正理解差異、跨越標籤的自由幸福社會;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則持續力挺《人工生殖法》,認為針對不孕患者或同志伴侶,只要推動法案,醫療體系就能幫上忙。
值得注意的是,前總統蔡英文也帶著愛犬樂樂、鳳梨妹現身遊行路徑,遊行民眾看到蔡英文的身影後,馬上興奮尖叫「小英總統,同志在這裡!」
第23屆的台灣同志遊行登場,前總統蔡英文帶著愛犬樂樂、鳳梨妹親臨遊行現場。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至於在性別平權議題上相對保守的國民黨,則有台北市長蔣萬安現身支持,對於國民黨內好像只有他參加,他回應,今天是特別的日子,更重要就是北市府代表「Leave no one Behind(不遺漏任何人)」這樣的一個精神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