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的青年軍201師於1949年8月31日搭乘運輸艦出發馳援金門,防共軍侵犯,隨後在10/25古寧頭戰役中奮戰,成功擊潰登陸共軍。照片羅超群攝,摘自羅文嘉臉書
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今天(10/25)在臉書發文指出,中國今年把10月25日訂做「台灣光復紀念日」,但1945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還沒成立,羅文嘉指中國真正用意是說,「中華民國已經被它消滅與取代了。」但羅文嘉指出,1949年10月25日,共軍大舉侵略金門但完全失敗,中共卻隻字不提。證明七十幾年來的台海和平,從來不是靠敵人的善意,而是靠自己的實力。羅文嘉呼籲「前人的付出,待後人傳承,不要在我們這一代放棄了,那就辜負無數前人的犧牲與奉獻。」
羅文嘉今天傍晚在臉書(Facebook)發文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年把10月25日訂做「台灣光復紀念日」,1945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還沒成立,他在紀念甚麼呢?
「他的真正用意是要說,中華民國已經被它消滅與取代了。」羅文嘉說,「國人若傻傻地附和,或自以為聰明的去參加其紀念活動,無意就是承認接受中共這套論述與主張。」
羅文嘉也寫道:「對台灣來講,10月25日還有另一個重要紀念意義。就是1949年的這一天,中共人民解放軍,大舉侵略金門。
羅文嘉指出,從1025午夜零時多開始,共軍分多路摸黑登陸金門,從黑夜到天亮,我軍堅決抵抗,再從天亮打到黑夜,共軍陸續被殲滅或投降。
羅文嘉說,這場史稱「古寧頭戰役」,整整打了三天,10月28日所有來犯共軍都被殲滅、投降、或逃逸。如果沒有這場戰爭的勝利,今天的台澎金馬,早就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如果沒有當年國軍的浴血奮戰,中華民國台灣也不會有今天的民主與繁榮。」
羅文嘉也說,這說明:「和平是靠實力做後盾的。古寧頭戰役之後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死心,再度發動八二三炮戰,這次不只針對金門,還有馬祖,意圖封鎖與奪取金馬。但最後,他們還是失敗了。」
羅文嘉強調,七十幾年來的台海和平,從來不是靠敵人的善意,而是靠自己的實力。
羅文嘉也指出,不只台海的實證經驗是如此,歷史上各國的經驗也是如此,沒有實力,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1025這個日子,假設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係,唯一的關聯,就是他採用武力要併吞我們,卻完全失敗的歷史紀念日。所以在今日中共的各項統戰活動中,他隻字不提1949的10月25日。」
羅文嘉表示,七十幾年來,台灣付出極高的成本與努力,才維持住今天局面,才讓五星旗無法越雷池一步。這些付出不只當年在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炮戰,現場作戰的國軍,日後多少台灣男性,服兵役、接受訓練、執行任務,一代又一代、一梯又一梯,才維持國家的安全與台灣的發展。
羅文嘉最後強調,最辛苦的年代過去,再多的風雨也挺過。別忘了,前人的付出,待後人傳承,不要在我們這一代放棄了,那就辜負無數前人的犧牲與奉獻。「這才是1025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