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示意圖。路透社
中國高調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後,官媒新華社連續兩天罕見發表署名文章談「台灣問題」和兩岸關係,昨日(10/27)更撰文提及「和平統一」利好,聲稱台灣現行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實行「愛國者治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新華社昨日刊發題為《兩岸關係發展與統一利好》的「鐘台文」署名文章,開宗明義指稱,兩岸「統一」後,有「強大祖國」做後盾,台灣同胞民生福祉會更好,發展空間會更大,更加安全、更有尊嚴,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台灣將永保太平,民眾將安居樂業。
文章稱,中國追求的不僅是形式上的國家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現行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實行『愛國者治台』、高度自治...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文章續提「和平統一」後的好處,譬如兩岸共同市場建成後,台灣商品進入大陸將全部實現零關稅,「台灣同胞」可以從兩岸貿易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財政稅將可以大量投入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領域;外國可以在台灣設立領事機構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等。
「兩岸關係好,台灣才會好;和平統一後,台灣會更好」,文章聲稱,只要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心同向、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匯聚起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就一定能開闢兩岸關係的美好未來。
新華社26日晚間發表首篇「鐘台文」署名文章,聲稱中國抗戰勝利後,台灣隨之光復,但由於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因此產生「台灣問題」,並強調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內部事務,必將隨著民族偉大復興而徹底解決。」
香港2019年爆發「反送中」運動後,北京當局以「愛國者治港」為由,於2021年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確保中共中央屬意的「愛國者」可以占據香港立法會的絕大多數議席。
澳門上月舉行第8屆立法會選舉,在選舉之前,有兩個被視為民主派的參選組別遭裁定「不擁護基本法」、「不效忠澳門」,參選資格因此取消。澳門特首岑浩輝聲稱,選舉落實了「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也充分貫徹了「愛國者治澳」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