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排審《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陳祖傑攝
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明兩天排審公教年金停砍相關修正草案,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均提出版本,主要差異在於停砍時間點,藍營主張2024年停砍,白營主張今年開始停砍。雖然綠營不斷呼籲,修法讓年金改革開倒車、破壞世代正義,並使退撫基金提早破產,但司法法制委員會國民黨籍召委翁曉玲揚言,這兩天一定會將《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修正草案送出委員會,朝野將再掀起激烈攻防。
蔡英文力推年金改革
台灣人口結構面對快速老化及少子化挑戰,年金已造成國家財務壓力,2016年,前總統蔡英文成立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由時任副總統陳建仁擔任召集人,修法方向為逐年調降18%優惠存款、年金所得替代率,立法院最終在2017年6月三讀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修正案。
根據修正案,18%優存確定走入歷史,至於所得替代率將逐年調降,過渡期為10年,以退休35年資者為例,其所得替代率將砍至75%,在10年後降至60%;30年資者10年後則降至52.5%、25年資降至45%、20年資降至37.5%。
藍白要求停砍年金面對年金改革,藍營質疑是「霸凌公教人員」,白營則認為,年金改革歷經了7、8年時間,現在到了停下腳步,冷靜看看它所造成的效益、後果與社會衝擊的時機,因此各自提出修正草案。
在攸關所得替代率的《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第37、38條上,藍白皆有共識,所得替代率應停止逐年調降,不過藍營主張2024年停砍,白營主張今年開始停砍,如果以退休35年資者為例,其所得替代率原本在2029年降至60%,修法後則會維持在66%
另外,民眾黨團也提出《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第67條修正草案,要求比照勞保、國民年金,物價指數(CPI)如果累計上漲超過5%,就依照成長率調整,比如CPI成長6%,退休金就應調升6%。對此,翁曉玲受訪時表示,這是非常好的方向,大家都可以討論。
銓敘部示警「雙輸」:將提前破產在委員會上,銓敘部長施能傑表示,公教年金是專屬水庫,當初因為不足額提撥,「水庫」會破產,所以才進行年改,讓已經退休的人,或者未來要退休的人,大家來分攤過去不足額提撥部分,如果現在停砍,就會讓水庫更早就沒了,後面那筆幾十年的錢是很可怕的數字。
對於有無可能靠基金投資績效保障基金經營?施能傑說,根據精算報告,退撫基金的平均投報率,公務人員要平均9.17%,才有可能50年不會破產,教育人員也要10%多一點,但過去30年公務人員基金僅平均5%多投報率,如果停砍年金,給的錢越來越少,就更少基金可以投資。
考試院秘書長劉建忻表示,大家關心退休人員所得會不會因為物價飛漲而降低購買力、生活品質,目前規定是每四年檢討或是每滿5%檢討,過去總共修正2次,第一次在2022年調了2%,當時物價漲幅不到2%;第二次是從2022年到2023年底,物價上漲5%多,最後調整了4%,所以大致上有反映物價漲幅。
劉建忻說,大家會覺得政府撥補處理就好,因為基金經營得好,錢就會不斷進來,但他想提醒,20年後退撫基金,公務人員的部分,每年收支短差會超過1千億,政府不能只背著公教人員,勞工也是政府責任,政府的責任會變得非常大,目前看起來政府財政不錯,可以處理狀況,「但未來洞會更大,請大家眼光放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