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固然是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但是罷捷者打著「公民運動」的招牌實在格外諷刺,因為其言行完全和手中的權利背道而馳。
實踐廣義公共利益,往往是公民團體組成的意義,然而罷捷團體全無正面公益訴求,如果連聲援香港反送中也是成案理由,試問這些人是在支持言論自由還是支持威權政體戕害人權?更別說部分組成份子才剛從上一場中壢罷免運動後進行轉移串聯,說穿了,這些人只為了個人聲量或募款而已,與公益何干?
再進一步說,人民選出代議士就是為了落實監督行政權,議員行使質詢與預算審查權才是符合人民期待的職權,黃捷在議會質詢韓國瑜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公務,然而在罷捷團體眼中,正因為這些質詢與翻白眼的過程才讓韓市長出盡洋相。
說難聽點,這些韓粉當然不會反省韓國瑜對市政的生疏與偷懶,也不在乎整個市議會藍營成員護航到什麼地步,最後索性剝奪其他議員質詢問政時間,究竟是誰踐踏公民權利,答案其實很清楚,韓粉理盲看不透事實,然而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難道不明白這些道理?
在近日罷免說明會上,黃捷的直球對決就是把自己問政成績直接攤在鎂光燈下,相形之下,罷捷核心人士似乎只會運用情緒勒索的方式,將其訴求與萊豬綁在一起,這就是一種無限上綱的政治操作,其背後自然與國民黨推動的公投密切相關。
除了藍營這層厚重的同溫層外,輿論都清楚萊牛開放多年根本與食安問題無關,開放萊豬並無進口問題,更何況這與黃捷究竟有什麼關聯?
直白說,國民黨就是希望罷免王浩宇後再下一城,希望黃捷效應可以連鎖在陳柏惟或其他綠營立委身上,如此一來可以幫自己的反萊豬公投添加柴火,重新複製2018年全民討厭民進黨的熱潮,對於江啟臣而言更能透過內線優勢確保主席大位,何樂而不為?
部分韓粉與國民黨主戰派一直對鳳山的選民結構存有巨大的誤判,他們似乎仍然沈浸在2018年韓流崛起時「三山造勢」的時空背景。然而在韓國瑜現象式微與泡沫化後,鳳山的政治板塊已經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
深入觀察,2018、2020年兩次大選藍綠政治板塊在鳳山地區的微妙變化,2018年市長(韓國瑜)得票118,466/291,036(40.70%),議員(國民黨)得票 92,935/291,036(31.93%),在韓流效應下這是國民黨的最高潮。
2020總統(韓國瑜)得票82,432/294,009(28.04%),立委(李雅靜)得票 86,127/294,009(29.29%),政黨(國民黨)得票71,332/294,009(24.26%),由此看來隨著韓流消退,國民黨的板塊萎縮不少,這個趨勢可在不久前舉行的高雄市長補選李眉蓁只拿下33,561(27.67%)得到驗證。
在此背景下,國民黨若力挺罷捷運動其實是個危險的豪賭,一旦罷免不過關且反對票超過甚多,之前累積的罷免紅利將一次揮霍殆盡,更別說後續的連動效應了,這個觀察指標就是罷免前一日江啟臣是否比照上次經驗,帶著黨籍立委到鳳山站台。
國民黨迄今不願意鬆口,就是在評估相關的政治效應,然而這些政治操作與盤算反而削弱了罷免的正當性!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