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年辭職3次 張忠謀親揭黑歷史「當年已無路可走!只剩台積電」

    2024-11-27 16:24 / 作者 戴嘉芬
    《張忠謀自傳》下冊將於29日出版,書中自曝他歷經3次辭職,已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天下文化提供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親筆撰寫的《張忠謀自傳》下冊、全集將於週五(11/29)出版。張忠謀近日接受《遠見》專訪,提到他歷經德儀、通用器材與工研院的三次辭職,「當年已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也提及若那時他是德儀CEO,一定會在台積電募資時就投資,取代飛利浦成為台積電大股東。如此一來,或許台積電就成為「德積電」。

    這本自傳中最珍貴的,就是占據半部全球半導體史的業界先進,如李國鼎、孫運璿、方賢齊、潘文淵、胡定華、史欽泰及曾繁城等人,如何與張忠謀的生命經驗互相輝映,箇中不少軼聞趣事,都是首度揭密。例如,1976年對他具有職涯上「分水嶺」的意義,也是他與台灣關係的真正開始。

    張忠謀在自傳中,提到兩次「與命運的約會」。第一次是到位於德州的半導體大廠「德儀」任職,第二次是到台灣來,他說「原本我以為約會的地點是工研院,沒想到在台積電。」訪談中,他更表示若那個時候是德儀CEO,一定會在台積電募資時就投資,取替飛利浦成為台積大股東。如此一來,或許台積電就成為「德積電」

    從1983到1988的五年內,張忠謀歷經德儀、通用器材與工研院的三次辭職。36年過去了,如今從張忠謀專訪之中,仍可感受他當時自喻為「過河卒子」的深刻惆悵。他說「我沒有錯,我只是輸了而已!」受訪時,張忠謀如此總結工研院院長任內感想

    張忠謀在1985年回台接任工研院院長,那年54歲。任內改造工研院一貫公家機關的作風,採美式管理,以聘用制度,讓每年考績最低的3%員工被留職察看,如未改善就會被解雇,以及10年內工研院一半經費來自民間企業。可是,他卻認為,在工研院三大改革中,只有創辦台積電一項算是成功,其他兩項皆以失敗收場,還被貼上「欠缺人和」的標籤,遂於1988年11月辭去工研院院長一職。

    全力投入籌辦台積電!

    「我三次辭職,已經無路可走,只剩下台積電這條路。」張忠謀說,當年自辭去工研院長一職時才57歲,正值盛年,距離他設定的、至少做到65歲退休,還遠遠太早,於是他全力投入台積電的籌辦。

    專訪中,他也談及台積電創辦初期的秘辛,例如與飛利浦(曾是台積大股東)的微妙關係、對台積電初期三位外籍總經理的評價、英特爾與蘋果的競合、對台積電的期許,以及川普不知道的台積勝出秘訣等。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