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路透社
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開春撼動全球AI領域,AI霸主輝達地位是否動搖,市場緊盯輝達財報。業者指出,低成本的DeepSeek預告著「AI飛入尋常百姓家」,黃仁勳目前擔憂的是輝達最強的「護城河」、統一運算架構(CUDA)框架是否被突破,9成的壟斷市佔率將進一步鬆動。今年3月GTC大會至關重要,能否力拚突圍備受關注。
輝達能在AI領域先馳得點,就是透過旗下硬體整合技術 CUDA 通用程式框架,因為CUDA允許開發者利用輝達的圖形處理器 (GPU) 進行運算。由於 CUDA 大幅降低研發大模型的難度,因此全球大模型開發商多選擇使用輝達的 CUDA 技術,不僅拉開AMD差距,也讓輝站穩全球AI領域的壟斷地位。
但輝達這條「護城河」被突破的危機已浮現,美國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報導指出,DeepSeek 在使用輝達 H800 晶片進行訓練時,使用了輝達底層硬體指令 PTX 語言,而非 CUDA。換言之,未來會有更多的AI新創在研發大模型時,就可繞過輝達CUDA框架,即使有美國出禁令,中國國產 GPU 也能在適配性作好準備。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曾志峰表示,AI趨勢已從硬體轉進硬體,也代表從豪車等級下放置轎車,不過,數據中心、雲端需求還是會存在,對台灣廠商而言,並不造成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的影響,然而過往輝達壟斷9成市佔將逐步下滑,未來博通、聯發科等客製化晶片(ASIC)有望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