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機械設備出口金額為24.22億美元、年增7.7%,連續3個月呈現成長。資料照
台灣機械公會今(5/9)日公布今年4月機械設備出口金額為24.22億美元、年增7.7%,已連續3個月呈現成長。公會分析,相較對美關稅衝擊,新台幣匯率較鄰近競爭對手國大幅升值之影響層面更為廣大,不僅匯兌損失影響獲利,更可能造成價格較競爭對手國高而失去接單競爭力,影響範圍擴及全球市場,後續恐對台灣機械出口造成打擊,建議政府適時協助調控匯率。
機械公會發布今年4月及前4個月的機械出口統計,4月機械出口24.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金額22.48億美元,成長7.7%;再看1至4月的機械出口值為94.10億美元、年成長4.7%。
我國4月機械出口情況。機械公會提供
機械公會指出,統計前4個月機械出口值前3大品項,檢量測設備占比最高、金額達16.9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0%;其次是電子設備,有15.21億美元、年成長16.2%;工具機出口持續負成長,金額僅6.27億美元、年減10.7%。
至於前3大出口國,依序為美國、中國和日本,金額分別為24.73億美元、21.41億美元及7.67億美元,占比分別為26.3%、22.7%和8.2%。
而進口部分,4月機械進口值為55.99億美元,年增33.3%,而前4個月機械進口值合併計算為207.17億美元,年成長56.3%;前3大進口設備分別是電子設備、占比43.5%,檢量測設備、占比24.2%,以及渦輪機、占比4.1%。
機械公會分析,4月機械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7.7%,已連續3個月呈現成長,今年累計較去年同期成長4.7%,到目前為主,台灣整體機械產業呈現緩步回溫中;不過,工具機產業目前需求仍較疲軟,今年前4個月合計出口值僅6.2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0.7%,是主要機械出口品項中下滑幅度最大者。
機械公會指出,美國與中國大陸為台灣機械出口的前兩大市場,累計今年1至4月台灣對中國機械出口小幅增長1.3%,出口金額為21.4億美元;對美國出口則增加13.5%,出口金額為24.7億美元。但4月初美國對外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雖目前暫緩對等關稅實施90天,但整體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在,全球經濟已受到嚴重影響。
機械公會表示,台灣因為資通訊與電子產品出口暢旺,帶動新台幣匯率較亞洲其他國家強勢,4月底新台幣呈現近垂直式升值,分析從4月1日起到5月8日收盤止,新台幣升值幅度達8.7%,而韓元升值4.5%,日圓升值2.5%,人民幣更僅升值0.5%,對以外銷為主的機械產業,無法及時避險致大幅壓縮利潤,企業經營挑戰
一波接一波。
機械公會強調,美國目前為台灣機械的最大出口市場,雖然台灣機械對美出口金額遠小於進口金額,但受對等關稅措施影響,未來機械產品對美出口金額勢必會受到影響,影響程度仍需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