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定假日多5天】勞工憂彈休恐消失?或被AI取代 對產業影響、國際趨勢一文看懂

    2025-05-17 06:00 / 作者 戴嘉芬
    國定假日多5天,採用排班制的餐飲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將首當其衝。太報資料照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國定假日多5天,產業界反應不一,勞工則分2派,有些人憂慮公司原本給予的「彈性休假」將受排擠;也有些人則擔心休假天數變多,恐加速工作被AI取代!人力銀行業者認為,年輕世代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主張「工作之餘,應有充足的休閒時間」。因此,休假天數增多,已蔚為國際趨勢,但九月開始驟然實施,緩衝期太短,勞資都面臨新磨合考驗。

    從今年起,國定假日新增9/28教師節、10/25光復節、12/25行憲紀念日,以及農曆小年夜,5/1勞動節則改成全國放假。產業界多數擔心成本增加,降低生產力,但也不同反應,像是力積電董座黃崇仁就提到「產業已經放很多假了,多3、4天死不了人」。

    不過,也有業界人士認為,此次增加的國定假日有3天集中在下半年,尤其以9月、10月最多,本來10月已有中秋節、雙十節2個連假,現在9月多了教師節,10月增加光復節,企業在這兩個月的生產力就會明顯下降。

    力積電董座黃崇仁受訪時提到,產業已經放很多假了,多3、4天死不了人。戴嘉芬攝


    工商協進會則指出,增加國定假日意味著企業需支付更高的加班費用或調整人力配置,對企業成本結構造成壓力,尤其在當前全球經濟情勢不明朗、產業競爭激烈之際,額外的成本負擔恐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及應變彈性。商總也呼籲政府相關部會應同步檢討並提出配套措施,例如放寬工時上限、調整變形工時規定,並賦予業者更大人力調度彈性。

    新政驟然實施!給企業緩衝期太短

    104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資深協理江錦樺對太報記者表示,通常企業會在去年底將今年一整年行事曆排定,若是有排班性質的企業,會在前一兩個月排定之後的出勤班表。如今,下半年國定假日突然多了3天,意謂整個行事曆必須更動,出勤班表也要重新調整。

    她認為,好的政策當然要鼓勵,但這個政策實施的速度稍微快了一些,法令通過後,緊接著9月就要實施,給企業的緩衝期實在是太短,就算非排班制的企業,也需要去調整行事曆,造成人事部門額外的工作。如果新政策是從明年度開始實施,就比較不會像現在一樣手忙腳亂。

    哪些產業受影響?

    江錦樺指出,受影響最大的是製造業,他們的生產天數就等於是出貨量,產線人員工作天數減少,也就代表出貨量下降。企業希望生產線照常運作、維持既有出貨量,就必須在假日排班,進而衍生對應的加班費。

    除了製造業之外,與民生消費攸關的餐飲服務業、批發零售業、醫療服務業,觀光旅遊業等,這些以人力為導向,且本來就已面臨缺工的產業,相對都會受影響,餐飲旅遊業必須調度更多員工在假日上班,以因應連假消費潮,現在面臨重新排班,也需加計加班費或提供補休。

    她點出,尤其台灣有高達167.4萬家中小企業,他們的人力相對比較吃緊,因此影響更為明顯,若不想增加人事費用,有可能會減少調薪的幅度。

    休假天數增多 工作會被AI取代?

    江錦樺認為,「休假天數多」和「工作被AI取代」,這兩者間沒有直接對等關係。她坦言「就算沒有多放這些假,有些工作可能已經被AI取代了!」以前我們要寫一個文案可能要想破頭,但AI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

    對於企業主來說,倘若員工能夠在休假日安排出遊,好好放鬆身心;甚至去進修AI相關知識或技能,來提升工作效率,對勞資雙方來說,就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另對於餐飲服務業、旅遊觀光業來說,因為假期變多,消費的人也變多,人力更加吃緊,這時就可導入如機器人送餐、自動點餐機等服務,加速提高產業的自動化。

    這些知名企業原本就提供特色假

    護國神山台積電提供優於法定標準的福利制度,每年除了12天國定假日外,另給予7天紀念日休假(或稱為彈性休假),讓員工任選7天做為休假日;另為照顧服務未滿1年新進同仁的休假需求,每服務滿二個月即給予1日特休假。而聯電則是額外給予7天備用假供員工彈性運用,同樣具備優於法令的給假福利。

    為了攬才留才,台積電額外提供7天彈性休假日。路透社

    江錦樺說,除了台積電、聯電之外,還有緯創等電子科技業,提供7天家庭照顧假或彈性假。她以自家公司的「樂活假」舉例,共有6天,讓員工在今年2/8(補班日)不用上班,而5/2週五放假,形同勞動節有4天連假。另外4天樂活假讓員工自由選擇休假日期。此外,還提供1天生日假。

    還有其他企業提供各種特色假勤,例如心情假、孝親假(如群創)、尋找靈感假、志工假、結婚假、有薪育兒假、新生入學假(如裕隆)等。

    此外,中信金控也領先同業,自今年5月1日起,旗下集團逾萬名員工每年將可享有7天全薪「員工關懷假」,成為金融業首家推行此類假別的企業。這項新制度以「全薪、不影響服務獎金及績效」為前提,主打「休假無負擔」理念。

    江錦樺明言,企業願意提供優於法令的特色假,是為了提升人才競爭力,像很多新創公司,需要招募優秀的軟體工程師,新人甫進公司就能擁有10天特休假,也是為此。

    這些特色假優勢將相形失色?

    台積電、聯電這些額外提供7天特色假的企業,在國定假日多出4+1天後,會不會排擠原本的休假權益?

    對此,台積電表示,會配合法規變動,新增小年夜等4天國定假日,並調整規劃彈性休假天數因應。聯電也指出,將依法辦理,新增4個國定假日對於營運應不會造成影響。

    江錦樺認為,企業可能會適當調整天數,或乾脆疊加上去,但目前還在討論中。因為若取消這些休假天數,可能會影響到人才招募。不過,如果像結婚假、新生入學假、家庭照顧假等,這種有明確需求的休假日,就不受影響。她建議企業可進一步思考配套措施,例如彈性工時、混合辦公等,減少員工反彈或信任流失。

    104人力銀行資深協理江錦樺認為,國定假日天數增加,企業若想維持相同樣工時,勢必要提升加班費。業者提供

    推動一例一休 7天國假只紀念不放假

    事實上,原本在2017年之前,包括1/2(元旦隔天)、青年節、教師節、光復節、行憲紀念日、國父誕辰紀念日、蔣公誕辰紀念日等7天都是國定假日。後來,政府在2016年推動「一例一休」,修正《勞動基準法》,並全面落實「周休二日」,上述7天國定假日就改成只紀念不放假。

    據了解,這也是台積電推動7天彈性休假的由來,希望讓員工能保有這7天假期,也能維持人才競爭力。如今,新版4+1國定假日法案通過後,該公司則以調整彈性休假天數來因應。

    台灣人好累!工時排名全球第5

    根據勞動部統計,2023年台灣每位受僱員工的正常工時及加班工時合計達2,020個小時,在39個主要國家中,排名全球第5、亞洲第2,僅次於墨西哥、新加坡、哥斯大黎加、以及智利;堪稱是全世界上班族工作時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為了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英國去年立法保障「4天工作制」;而台灣也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週休三日的國家」提案,獲得5736人附議。

    江錦樺強調,員工休假日變多,對企業來講,短期內或許會有些生產力下降、成本增加的負面影響。但長期而言,員工有了更多的休息機會,休完假再回到職場,也會更有衝勁。她直言,愈來愈多新世代加入職場,他們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因此,「休假天數變多,已形成一種國際趨勢。」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