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產業成新避險需求。資料照
川普關稅陸續開獎,投資也需要新戰略。元大投信表示,除了避險資產外,國防科技類股漲勢才剛開始,全球政經局勢變化,但軍工產業訂單源源不絕,洛克希德馬丁去年銷售達700億美元,與台灣一年出口貿易順差700億美元相當,可見量體之大,美國軍事中心也轉進集中印太,在全球地緣政治趨勢,也帶動美歐日韓國防科技商機崛起。
元大投顧資料顯示,2018年至2030年國防支出都可維持多頭循環,前十大支出國占全球75%,年複合成長率可達4.3%,以美國來看,產業進入門檻高,大者恆大。歐洲因俄烏戰爭影響,急需填補庫存。中國北韓威脅漸增,日韓國防支出進入高速成長期。綜觀美國,日本,韓國等國防支出複合成長,依序可達13%、4.8%,7.7%,歐盟也敦促各國軍備採購增至國防預算40%。
軍工產業訂單源源不絕,最大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去年營收700億美元,對比台灣出口貿易順差也是700多億元,顯見軍功量體之大。歐盟備戰2030 投入8000億歐元,萊茵金屬多產品能見度到2027年。日本也與國際合作開發及出口武器,也是未來5到10年的重點市場。在北韓威脅下,南韓韓華航太2024年在手訂單較2020年成長近10倍。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表示,作戰方式也將成為新型態戰鬥模式與不對稱作戰,使飛機,飛彈和無人機需求大增,先進晶片發展也成為現代化武器關鍵。除了神山外的台廠供應鏈,先進封裝台廠就包辦了5家,長期來看台灣適合參與軍用無人機,巡防艦,軍用教練機,裝甲車輛,軍用模擬VR,強固顯示面板,短期可參與智慧紡織,軍用AI,軍用安全網路,軍規5G,軍用筆電等。
全球國防支出達2.7兆美元,較2022年成長120%,其中軍備市場9000億美元,售後市場3000億美元,國防週期可長達50年,產業能攻能守,全球國防工業有望成為避險資產的新選擇,元大航太防衛科技(00965)同時布局歐美亞洲,上半年報酬達38.88%,躍升台股股票ETF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