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本週面臨歐美3項訴訟宣判,其中2案各需支付4.25億美元賠償金和3.25億歐元罰款。路透社
美國科技巨擘Google本週面臨3項重大訴訟案出爐。其一是聯邦法官於2日裁定,Google無需出售Chrome瀏覽器,這對於長期跟反壟斷監管機關抗爭的Google來說,無疑是一大勝利。其次,Google被控侵犯近億用戶隱私一案,聯邦陪審團3日裁定,該公司必須支付4.25億美元(約台幣131.7億元)賠償金。
上述第2案是多位原告在2020年7月提出的集體訴訟案,牽涉近1億個Google用戶權益,指控Google在用戶關閉「追蹤」設定,仍透過Uber、Instagram等程式,持續蒐集用戶資料。
無獨有偶,Google因未遵守與網路相關的法律規定,在用戶瀏覽器存放廣告Cookie,週三遭法國資訊保護監管機構重罰3.25億歐元(約台幣116億元)。這已是Google第3度因Cookie問題,遭到法國「資訊與自由全國委員會(CNIL)」重罰,前兩次分別為2020年的1億歐元及2021年的1.5億歐元。
儘管遭歐美監管機構和法庭判賠支付4.25億美元賠償金和重罰3.25億歐元,但市場並未認為此案對Google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母公司Alphabet股價盤後小漲0.35%。
大多投資人顯然更關注聯邦法官判決Google無需出售分拆Chrome部門,同時也能保留Android作業系統。市場對此感到無比振奮,Alphabet昨盤中最高漲至231.8美元,收盤漲逾9%,以231.1美元作收,市值飆至2.791兆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聯邦法官還要求Google須與競爭者分享數據,以促進網路搜尋和瀏覽器的競爭。不僅如此,Google也必須繼續對蘋果支付鉅額款項,蘋果也成為判決受益者之一;蘋果股價週三上揚3.81%,以238.47美元作收,公司市值來到3.538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