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個月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3638元,年增1.12%,增幅續創近5年最高。資料照
主計總處今(10/14)公布今年前8個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7709元、年增2.98%,為25年來同期最高;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3638元,年增1.12%,增幅續創近5年最高;累計實質總薪資平均數則成長2%,仍創下近7年同期新高。官員說明,由於最低工資調升及廠商加薪,都是推升經常性薪資的重要因素。
主計總處公布8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8098元,年增2.92%;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1萬3548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6萬1646元、年增4.38%。而
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8507元、年增2.66%。今年1至8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則為4萬7709元、年增2.98%,為25年來同期新高;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年成長1.12%,增幅續創近5年同期新高;實質總薪資平均數也成長2%,仍創下近7年新高。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經常性薪資增加,反映資方配合最低工資調整與企業調薪,工作日數變化也有一定影響,而非經常性薪資的成長,與廠商營收改善、景氣回升有關。
觀察1至8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金融及保險業7萬743元、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萬9481元、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萬8152元;至於低於整體平均者包括住宿及餐飲業3萬5021元、其他服務業3萬6612元、製造業4萬5689元等。
另外,製造業動向有受僱人數與加班工時等兩大指標,譚文玲指出,受到關稅政策帶動拉貨效應,廠商因應備貨需求,加班工時持續增加,製造業8月的加班工時為17.3小時、連續15個月成長,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29.6小時,創下45個月的單月新高紀錄;反觀汽車及其零件、紡織、基本金屬製造業等加班工時減少,顯示傳產受到關稅和貿易戰的影響,訂單明顯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