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白廷奕攝
針對自由時報今(11/7)日刊出〈小沈當年也是禿鷹?〉一文,質疑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當年入主原為經濟部旗下國營事業的中石化、中工,也曾被質疑是禿鷹。沈慶京傍晚發出聲明強調,當年是政策性要中工和中石化國營事業民營化,所以,他承接該項任務,認購中工中石化股票並負起經營之責,當時威京還因此虧損達700億元,甚至割捨旗下上市公司,他是基於誠信和道義原則,「這樣怎麼可能是禿鷹?」
針對有關自由時報的專欄〈小沈當年也是禿鷹?〉所載內容,沈慶京發出聲明,他表示,「令人感慨,不勝唏噓,其報導與事實不符」。
沈慶京聲明指出,當時情況是民國82年中央政府政策性要將中工和中石化國營公司民營化,經濟部前部長江丙坤奉令必須完成任務 ,但因官股乏人問津,延宕數年,經濟部擔心若官股釋出案不能如期完成,勢必影響既定政策,給往後國營事業民營化起了負面示範作用,期許他能支持並承接這個任務,認購中工中石化股票並負起經營之責。
沈慶京指出,在接掌中工中石化之後,受大環境影響,威京總部財務受到嚴重損失達700億元,被迫紓困,原本威京總部向政府認購中工、中石化的股價約為38元和19元左右,為了繳交紓困的利息及中工中石化的存續經營,威京總部被迫以每股1元多的價格賤賣中工和中石化的股票、忍痛割捨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春池建設、並同意京華證券和元大證券合併,讓元大證券主導。
沈慶京強調,這些事情歷史悠久,老人或有依稀的記憶,年輕人則毫無所知。「我基於誠信和道義原則,遵守並延續已過世的經濟部長江炳坤和當年國營會副主委鄭溫清所交付的任務,這樣怎麼可能是禿鷹?」
他重申,在民國76年到78年間,他曾擔任7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但是從未介入這些公司的經營權,當年這些公司的董事長很清楚其堅守誠信道義原則,現在有些人已離世,而已交棒的光寶前董事長宋恭源很清楚,他曾在市場上買下光寶股權達48%,完全尊重公司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