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示意圖。資料照
聯準會降息恐放緩,美股14日漲跌互見,科技股反彈,華爾街本周聚焦輝達財報公布,鴻海科技日也在本周登場,AI股重振旗鼓就看這一周。投信法人表示,台股上半年暴漲萬點後,現階段因10月漲多、季線乖離率過大而面臨修正壓力,但仍可視為健康回檔,有利於台股結構,後市仍可期。
台股近期在短線漲多、評價面因素以及季線正乖離過大牽引,權值股承壓致使大盤出現拉回走勢,14日終場下跌506.06點,收在27397.5點,成交量6119.17億元。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近期由於市場通膨前景出現雜音,全球主要央行對美國經濟狀況存在分歧,市場對聯準會12月降息的預期下降,美股表現相對波動,連帶台股科技股也受到影響。
就技術面而言,台股PB評價持續來到新高後,近期大盤指數走勢相對震盪,主要是反覆修正收斂季線乖離過大的現象;不過就基本面而言,AI發展、資本支出、企業財報及相關產業展望仍保持正向,2025年台股企業獲利成長有望在第三季財報公布後上修;
根據安聯台股團隊估算,2025年台股企業獲利成長5.8%較前次5.4%微幅上修,預期將隨第三季財報陸續公布而上調,2026年獲利成長率有望逐季增加、獲利年增率動能也有望漸增。
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周敬烈表示,觀察近期產業狀態,包括:AI算力成長下降刺激算力需求提升;大語言模型業者間市占率競爭隨AI愈普及而加劇,有利AI模型百花齊放且加速迭代;CPS資本支出持續擴張;第四季記憶體與NAND報價淡季不淡,AI晶片設計與製程愈趨複雜亦帶動測試介面供應吃緊。
展望後市,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在AI樂觀前景支撐下,台灣相關供應鏈仍多處於滿載狀況,美中問題和緩有助於支撐市場投資信心;傳產整體2026年表現有望優於2025年,世足題材挹注紡織、製鞋相關;而油價下跌亦有助於相關產業毛利率表現;儘管現階段大盤指數因10月漲多、乖離率過大而面臨修正壓力,但應視為健康的回檔,有利於台股結構,後市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