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業連環爆,燒出商用不動產危機,但專家觀察,問題只會出現在區域銀行,大型銀行目前無此問題,台灣有別於美國,更不用過度憂心。廖瑞祥攝
美國銀行業連環爆,牽動商用不動產融資的潛在系統性問題,許多機構跟專家憂心,類似情境在2008年金融海嘯上演,這把火是否會燒到台灣?
專家分析,美國疫後出現員工不回公司上班,企業轉而選擇新穎又「縮小」的辦公大樓,老舊辦公大樓出現大量閒置,而區域銀行有3成抵押品為老舊辦公大樓,一旦出現違約,勢必會增加銀行呆帳,但回顧金融海嘯是大型銀行所引爆,目前觀察並無太大問題。
反觀台灣的商用不動產多為壽險業持有,銀行沒有抵押品的隱憂,且台灣的企業文化與美國不同,這把火不會燒向台灣。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
美國部分大型銀行、基金經理人月前陸續針對商用不動產示警,由於經濟放緩、利率持續上升,房地產價格下跌,加上疫後企業對辦公室空間需求下降,使得商用不動產市場備受壓力。又今年3月起,美國Silvergate Bank、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接連宣告倒閉,有不少其他區域銀行的情況令人憂心,因為這些銀行是商用不動產的放款大戶,恐有越來越多違約問題。
我國央行於6/15召開第二季理監事聯席會議,會後記者會由總裁楊金龍主持,被問及學者憂心美國商用不動產價格崩壞、區域銀行連續倒閉的危機,是否會讓2008年金融海嘯再度重演。
央行官員:美國市場憂心商用不動產 大型銀行運用無虞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回應,有關美國商用不動產,因經濟活動行為改變,如居家或遠距上班,再加上升息之後,部分區域型商用不動產範圍確實有較大壓力,尤其今年3月發生矽谷銀行等3家銀行倒閉事件,銀行承作相關放款相對保守,目前市場對美國商用不動產有比較多疑慮,整體來看,美國大型銀行運作跟流動性沒有太多問題。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進一步分析,美國區域銀行出問題,主因為辦公大樓需求下滑,根據統計,儘管疫後解封,但美國仍有50%的員工不回辦公室上班,喜歡居家工作,反觀亞太地區有80%回到辦公室,歐洲也有70%,意味著美國企業的辦公室只有一半的員工會使用,一旦租約到期,企業就不打算續約,除了縮小辦公空間,還要思考如何吸引員工回辦公室上班,如上班地點和辦公室設備要達到新的標準。
仲量聯行:區域銀行抵押品 老舊大樓占3成 侯文信指出,美國的辦公大樓並不是都沒有需求,若是5年內的新大樓,需求呈現正成長,反之,5年以上的老舊大樓就乏人問津;衍生出兩種情況,一是老舊辦公是閒置過久,房東付出不利息,就會出現違約,累積越來越多後,銀行就會出問題,尤其美國區域銀行有3成左右,都是以老舊辦公大樓做為抵押品;二是選擇改建,將辦公室改建成住宅。
侯文信認為,確實有美國企業在檢討,如何讓員工進來辦公室上班,如是否納入績效關鍵指標(KPI)等,但美國的商用不動產危機應該不會在今年爆發,美國大批辦公大樓的租約明年中旬到期,屆時是否續約,抑或引發其他問題,都有待觀察,況且多數老舊辦公大樓集中在區域銀行,在大型銀行還撐得住的情況下,不見得會產生新一波金融危機。
台美企業文化大不同 商辦不會掀起問題至於台灣是否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侯文信說,台灣在疫情解封後,多數員工回辦公室的比例變高,這與企業文化有關,放眼亞太地區皆是如此,從第一季的商用不動產市場交易來看,不會像美國發生問題,況且台灣的A級辦公大樓多為壽險業持有,業者關切的是辦公室升級、整形,包括如何改裝、增加服務設施、節能減碳或購買綠電等。
侯文信表示,反而是在台外商檢討辦公室空間,評估如何縮小,或是改變整體辦公環境,提供給員工更多休憩的空間,畢竟要吸引高階人才,辦公室的軟硬體都要夠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