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舉辦2025年第3季市場記者會,董事總經理侯文信(中)與副總經理游淑芬(左)解析國內商業不動產買賣市場的最新趨勢與展望。徐筱嵐攝
主計總處上修全年經濟成長率至4.45%,又市場預期Fed年底再度降息,帶動投資信心。仲量聯行今(10/1)日最新統計,今年第3季商業不動產與土地交易總額達新台幣689億元,累計前三季突破2116億元,其中工業地產穩居主力,占比逾4成,廠房交易更以548億元成為核心動能。另外,隨著科技業擴廠與AI需求推升,高雄、台北、新北三大都會區在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案挹注下,投資熱潮持續擴張,全台招商金額有望創新高。
仲量聯行今日舉辦2025年第3季市場記者會,解析國內商業不動產買賣市場的最新趨勢與展望。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引用主計總處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GDP成長達6.75%,並上修全年GDP至4.45%,同時,市場預期Fed年底前持續降息,雙重利多可望進一步提振投資人信心。
侯文信表示,
本季商業不動產與土地交易總額達689億元,其中商業不動產交易額448億元,土地交易額241億元,推升年度累積交易額至2116億元。觀察交易結構,
工業地產年度累計成交達995億元,占全年總額逾4成,持續穩居市場主力,又以廠房交易表現最為突出,累計金額達548億元,占工業地產逾半比重,成為推動工業地產的核心驅動力。
仲量聯行統計,商業不動產交易額前3季累計達1166 億元,為近十年同期次高。仲量聯行提供
侯文信指出,受惠出口貿易連續8個月正成長
,半導體等科技產業表現亮眼,企業擴張需求持續推升不動產交易,本季商業不動產交易額達448億元,季增3成4,前三季累計達1166億元,為近十年同期第二高,僅次於去年,隨著第4季交易案加入後,全年交易量有望創下近十年次高水準。
當中,
廠房交易最為突出,季交易額達273億元,創下今年新高,占整體交易量6成,季增率更達到8成6。
主要買方來自科技業與製造業,因應出口訂單與產能需求加速擴廠,而商辦交易量體也同步提升,且多以企業自用為主,如台灣產險以20億元購入承德路商辦大樓,顯示資金充裕的企業仍持續加碼投資。
仲量聯行觀察,今年第3季科技業在商業不動產市場的投資金額占比達4成7,接近總成交額的一半,充分展現其市場主導地位,反映台灣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持續強化在地產能佈局,並透過積極布局研發與生產設施,以鞏固市場競爭優勢。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徐筱嵐攝
侯文信指出,
本季土地交易額僅新台幣241億元、季減少1成4,年度累積交易量為949億元,顯示整體市場處於觀望態勢,尤其住宅市場因政策影響買氣低迷,導致住宅用地交易下滑;相對之下,商用土地需求則維持相對穩定,並以長期投資為主要動能。
行政院近期調整新青安政策,可能對首購族門檻與市場資金流動性帶來影響,進而牽動住宅及土地交易市場的後續走勢。侯文信認為,儘管短期內市場氣氛偏向保守,但隨政策逐步落地與投資需求持續存在,整體土地市場仍具回穩潛力。
侯文信補充,工業地產持續成為交易主力,占今年整體交易額近4成,其中廠房需求最為火熱,已連續四季增溫。受到AI浪潮推動,尤其半導體及伺服器企業,持續加碼購置工廠以支撐產能擴張,預期此趨勢將延續至明年;同時在關稅調整後,企業重新思考全球生產基地的布局,鎖定菲律賓、印度擴廠,上半年已有破百家企業在菲律賓投資,投資累計金額達5.7億美元。
2025年初至第3季政府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招商案吸引民間投資預估達3205億元,創下歷年新高。仲量聯行提供
另外,仲量聯行觀察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市場,近兩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2024年至2025年第3季,已公告最優申請人的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案件投資總金額達4068億元,尤其今年初至第3季全台投資市場呈現爆發性成長,成功吸引民間預估總投資額來到3205億元,成長幅度高達271%。
從區域分布觀察,台北、高雄、新北三大都會區為投資主力,2025年新北市受惠 Y7十四張暨機廠案單案貢獻985億元,投資金額達1295億元居冠;高雄市以1107億元位居第二,展現穩健成長動能;台北市則以600億元排名第三。
侯文信強調,公辦都更與捷運聯開案因區位優越、產權單純及採合建機制,投資人無須負擔購地成本,已成為投資人取得投資機會的重要管道之一,持續吸引民間企業積極參與,今年初至第3季已成功吸引民間投資額達3205億元,預期今年廣義促參招商金額可創歷年新高,並逐步向其他縣市延伸,帶動區域招商與土地開發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