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領域最夯的名詞,非「元宇宙」(Metaverse)莫屬,這個出自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1992年出版)的詞彙,在臉書(Facebook)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主導下,可望走出小說,成為現實世界的一部分。
「元宇宙」已被視為臉書最重要的未來願景之一,且除了臉書之外,市場預期,包括輝達(Nvidia)、遊戲巨頭Epic Games等諸多業者,都有機會在「元宇宙」趨勢中受益。
本文以下將透過4個Q&A,為讀者解讀「元宇宙」的定義、當前發展,以及外界對其投資前景的看法。
現階段,「元宇宙」尚無嚴謹定義,祖克柏將之形容為,「你可以進入的虛擬環境」。簡言之,「元宇宙」就像個由無數虛擬社群組成的世界,人們可透過虛擬實境裝置、手機App,進行互動、娛樂或工作。
祖克柏強調,即使是位於不同地點的人們,也能同時身處「元宇宙」所建構的虛擬環境中。對此,外媒解讀,祖克柏描繪的「元宇宙」構想,可能會使電影《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的情節,得以實現。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分析師佩特羅克(Victoria Petrock)認為,若「元宇宙」成真,「你在虛擬世界中的生活方式,就會和你在現實生活中一樣。」
祖克柏期待,未來5年內,人們會開始把臉書視為一家「元宇宙」公司,而非社群媒體公司。
為實現上述願景,臉書先在今年7月,創立「元宇宙」團隊,並於9月宣布,投資5000萬美元,打造「元宇宙」,接著又在10月表示,未來5年,將在歐盟徵才1萬人,協助建立「元宇宙」。
在相關軟、硬體發展方面,臉書已推出一套虛擬實境(VR)會議應用程式Horizon Workrooms,可搭配旗下Oculus頭戴裝置使用,但在該裝置售價偏高(約300美元)的情況下,能獲得親身體驗的使用者,仍十分有限。
對投資人來說,祖克柏所擘劃的「元宇宙」願景,似乎指出了一個新的投資方向;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一番「元宇宙經濟規模,終將大過實體」的說法,也為市場帶來不少想像空間。
Lido Advisors首席市場策略師桑契斯(Gina Sanchez)分析,「臉書這項投資(元宇宙),將使輝達受益,因為輝達晶片具備極快的運算速度。」根據CNBC統計,今年以來,輝達股價累計已上漲逾87%。
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仍處於起步階段,估計其完整功能問世,得花上10餘年時間,相關法令問題,也還有待解決。就當前狀況而言,「元宇宙」的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
資訊科技研究暨諮詢機構顧能(Gartner)分析師阮唐(Tuong Nguyen)表示,祖克柏曾言,沒有一家公司會獨自建立「元宇宙」,這意味著,就算臉書大手筆投資「元宇宙」領域,也不代表臉書或其他科技巨頭,能握有「元宇宙」的主導權,因為「許多新創公司,都可能是潛在競爭對手。」
臉書大動作投入「元宇宙」領域,被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為「轉移焦點」,主因在於,一名曾經任職於臉書的「吹哨者」,出面指控該公司,「將自身利益置於公共安全之上」,導致臉書形象大受打擊。
「吹哨者」事件爆發後,臉書對用戶個資的使用,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焦點。顯而易見的是,臉書藉由蒐集個資,讓廣告商精準投放廣告的商業模式,很可能會被帶入「元宇宙」;例如,祖克柏在最近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中就表示,廣告「可能會成為元宇宙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阮唐認為,上述情況,或許會引發新的隱私問題,「因為我們還在釐清,元宇宙究竟是在做什麼,其中仍存在一些我們尚未發現的問題。」
佩特羅克亦稱,她擔心,臉書帶頭進入虛擬世界,個資需求會有所增加,在既有隱私問題獲得解決前,這種情況,恐使濫用個資的可能性,隨之攀升,「他們(臉書)未必有考慮到,元宇宙對隱私造成的所有影響。」
文章出處:今周刊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