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經創新高、為何日人仍感受不到「好景氣」?日媒:經濟與社會結構已改變

    2024-02-22 16:44 / 作者 陳毅龍
    東京一家證券公司,民眾正在拍攝顯示日本日經指數的電子股票板。日經指數22日飆升,超過了1989年泡沫時代時所創下的紀錄。美聯社
    22日的東京股票市場,一度打破1989年12月泡沫經濟時期所創下的歷史新高。不過,日本人卻沒有實際感受到,宛如34年前泡沫時代景氣沸騰的「好景氣」。根據《產經新聞》報導,伴隨少子高齡化與企業全球化,在日本國內廣泛流通的金錢,從原本對人口增加與內需擴張的期待,漸漸流向了成長空間較大的海外。企業越來越傾向於囤積利潤以應對金融危機、災難、地緣政治等風險,並透過裁員來增加利潤,導致員工薪資難以提高。另一方面,為了維持社會保障支出,人們的負擔持續增加,導致過去旺盛的個人消費衰退。當前的經濟結構,已變成即使股票上漲也與經濟沒有直接關聯的經濟結構了。

    日本經濟低迷顯而易見

    根據《產經新聞》報導,平成元年(1989年)與現在的經濟情勢相比,非常大的差異點在於國家的經濟規模,以及作為景氣動向指標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成長率。

    當時的泡沫時期在撇除物價變動的實質GDP成長率後,與上一季相比雖維持在5%左右,但最近卻停滯於0%左右,就算轉為負的也不奇怪。政府於2月15發表的2023年10月至12月的實質GDP成長率,較上一季減少0.1%,且當時日本排名世界第2的名目GDP(包含物價影響),如今以美元計算後也跌至第4名,被德國超車,日本的低迷情況顯而易見。

    由於個人消費佔GDP的約6成,因此成長率停滯即意味著消費力道薄弱。日本在泡沫時期得到了經濟成長的支撐,其效益曾擴及到許多產業。當時大企業與中小企業間的加薪率不存在差距,許多企業實施5%左右的加薪率,比目前的加薪率高出約2個百分點。

    過往,買高級商品毫不手軟的消費方式曾被當時的年輕人所歌頌,但如今卻正被訪日遊客給取代。

    縱使景氣不佳日股仍上漲?

    根據日媒報導,即使日經股價飆升,但一般的上班族仍難同享恩惠。美聯社


    另一個差異點,則是企業收益結構的變化。就像當時海外販售比率未滿5成的豐田汽車如今已超過8成一樣,各大企業都想在有較大增長空間的海外賺錢,而不是在因為少子高齡化而不被人看好的日本國內。

    第一生命經研所經濟學家熊野英生指出,「目前日本國內企業的股價乃是基於全球化企業的實力,而非是反映日本經濟的基本面。」他分析,就算國內經濟不佳,只要企業於海外的收益性增加的話,股價便會上升,「經濟活動與收益的範圍,也與過去泡沫期的『日本景氣等於股價』的情勢有所不同。」

    34年前還不到5%的日本股票外國人持股比例,現在也超過了30%,外國投資客從股價飆升中受益最大。於日本國內持有股票的部分富裕階層,以及高所得者雖因此從中受惠,但該恩惠卻未涉及到一般的上班族,因此彼此間的差距擴大。

    因高齡化所增加的負擔

    除了上述兩點外,報導指出在34年內急速增加的少子高齡化也影響甚大。65歲以上高齡者佔總人口的比例,從1989年的11.6%增長到現在的29.1%,導致支援高齡者的社會保障費增多。作為該財源的消費稅,以及被從薪水中先行扣除的健康、看護保險等社會保險費被間歇性的提高,使得年輕人的家庭負擔持續增加。

    關於實際情況,在總務省的家計調查中,顯示2人以上的勞動者家庭的社會保險費、直接稅(即所得稅)等非消費支出,於2023年高達11萬3514日圓(約2萬3千台幣),與1989年的7萬4415日圓(約1萬5千台幣)相比增加了5成以上。

    另一方面,2022年的1年平均薪資為457萬日圓(約95萬台幣),與1989年的402萬日圓(約84萬台幣)相比僅增加約1成而已。再加上2023年12月消費者物價較1989年上漲超過2成,家庭負擔日益加重,導致個人消費成長疲軟。
    陳毅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