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中央通訊社發布照片,稱是2023年12月18日發射「火星-18」洲際彈道飛彈畫面。路透社/KCNA
日本防衛省與南韓軍方表示,北韓今(10/31)晨朝日本海方向以高角度發射了一枚洲際彈道飛彈,約於日本時間8時37分(台灣7時37分)落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之外。
綜合日本放送協會(NHK)與韓聯社報導,日本海上保安廳、南韓軍方今晨7時16分(台灣時間6時16分)左右宣布,北韓7時10分朝日本海方向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南韓評估是從平壤附近發射,可能是一枚洲際彈道飛彈。
日本防衛省官員表示,這枚飛彈彈道角度比平常更高,屬於拋物線彈道,預計約於日本時間8時36分才會落海,落點會在北海道奧尻島以西約300公里處,在日本專屬經濟區之外。日本海上保安廳後來也表示,飛彈於8時37分落海。
這枚飛彈飛行時間約為1小時26分鐘,是北韓發射的彈道飛彈中,飛行時間最久的一次。
這次發射是在南韓與美國防長進行安全磋商會議的隔天。美韓防長30日在華府會面,一致強烈譴責北韓派兵幫助俄羅斯。
南韓國防部情報單位30日也表示,北韓已經將一個發射器移動到某處,可能準備發射洲際彈道飛彈,但當時似乎還沒將飛彈裝到發射器上。
北韓上次發射彈道飛彈是9月18日,即43天前,當時北韓發射的是彈頭4.5噸重的新型戰術彈道飛彈「火星砲-11丙-4.5」。
這更是北韓今年首度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繼去年12月18日發射火星-18洲際彈道飛彈之後。
路透社指出,北韓以高角度彈道進行了一系列洲際彈道飛彈試射,這種角度是為了縮短飛彈水平移動距離,免得射太遠而引發嚴重的政治後果。不過,相對平坦的標準彈道對洲際彈道飛彈開發非常重要,因為必須保證飛彈可以重新進入大氣層,並持續受控、擊中預設目標
北韓去年12月使用移動型發射器發射固體燃料的火星-18洲際彈道飛彈,發射角度也是陡峭上升,以飛行時間來推算,如果是以正常彈道發射,那麼射程可以達到1.5萬公里。
07:25 出版
07:47 更新飛彈已落海
08:13 更新飛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