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材質也有講究。示意圖,取自Unsplash
筷子材質也有大講究!許多人在家或外出吃飯時,習慣使用木頭或竹製筷子,好替換又方便,不過,「無毒教母」譚敦慈日前提醒,過去有家庭長期使用竹筷,但筷子都發霉有黃麴毒素了卻沒發現,後來全家因肝癌病逝。
譚敦慈在節目《醫點不誇張》說明,她絕不選擇使用木筷或竹筷,而是使用304材質的不鏽鋼筷。
譚敦慈解釋,其實有不少家庭使用木筷,可是木筷發霉變黑很容易被忽視,看不出來,人們也就繼續使用,長久下來全家都檢查出肝癌、病逝。
她強調,筷子上若出現黑點、長毛,那表示筷子已經發霉,絕不能心存僥倖再使用,要立刻丟棄,因為筷子表面看似乾淨,但隙縫中的水氣很有可能變成黴菌溫床,致癌毒素就會跟著食物吞下肚。
譚敦慈提到,其實塑膠盒美耐皿也有危機,因為在高溫環境下,這兩材質有可能釋放毒素,還是用耐高溫的不銹鋼、瓷筷會更好,「雖然使用不容易,但更內用安全。」
此外,譚敦慈分享,若要使用木筷、竹筷,使用後務必立刻清洗,且必須一根一根順著紋路刷洗,不要一次整把搓,才能避免藏汙納垢。
洗完之後,應平放分散地通風晾乾,切勿直接放入桶筷,否則桶子裡都潮濕滋生黴菌了。
保養方面,可定期將筷子用熱水煮沸消毒,再用烘乾機徹底烘乾,抑制黴菌滋生。若發現有任何黑點、長毛等怪異點,應立即丟棄不再使用。
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則補充,有時為了方便使用者容易夾取食物,筷子前端會設計紋路,但以健康角度來說,最好不要有紋路凹槽,因為這一筷即是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成為黴菌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