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網紅前進白宮、主流媒體讓位給小報 美國自媒體:我們已經贏了

    2025-02-10 12:51 / 作者 林宜萱
    2025年2月5日,白宮發言人李維特在例行記者會上。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長期認為主流媒體對他有偏見,除了創立自己的社群平台,這次競選期間也爭取在網紅頻道與自媒體曝光的機會,再加上科技社群名人馬斯克的加持。川普回宮後,白宮與各聯邦單位也採取了一連串新措施,加強網紅和自媒體的地位,有保守派自媒體主持人就在節目上說:「我們已經贏了。」

    《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川普就任後,白宮1月28日宣布將核發採訪證給新媒體,歡迎以時事為主題的網紅、自媒體來申請。截至2月6日,這10天已經收到1萬1500份申請,白宮發言人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在宣布此事時說,「看來我們可能得把簡報室加大了」。

    實際上,前總統拜登在2023年就曾邀請網紅合作,在特定活動前邀請網紅和自媒體到白宮參加記者會。不過,川普這次是允許網紅和自媒體成為白宮記者團、可參加每日例行記者會,性質不大一樣。

    保守派Podcast節目《冷酷》(Ruthless)的共同主持人艾許布魯克(John Ashbrook)是上月底新前進白宮的自媒體之一。他在上月底一場記者會上提問「媒體對於驅逐移民的報導是否太脫離現實了」,原本應該是媒體監督政府的記者會忽然變成媒體監督媒體;白宮發言人李維特輕鬆接到這球,回答「是」。

    2025年1月28日,白宮發言人李維特首度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

    2025年2月5日,白宮發言人李維特在例行記者會上。路透社

    李維特接著報告了最近的移民驅逐數據,艾許布魯克就沒有再深入追問,因為覺得沒有追究的必要。他在最近一集《冷酷》節目上說:「我當時環顧四周,就跟自己說『你知道吧,我們已經贏了。』」

    川普前策士班農(Steve Bannon)的節目《班農戰情室》主持人溫特斯(Natalie Winters)最近已在其自我介紹加上了「白宮記者」的頭銜。班農曾是川普心腹,曾因他對川普的重要影響力而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就和最新一期封面是坐在白宮寶座上的馬斯克一樣;不過,班農後來被川普打入冷宮,他也因為藐視國會而入獄4個月。

    除了白宮有了「新氣象」,一些聯邦機構也開始有新做法。例如美國1月底發生黑鷹直升機撞美國航空客機後,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在更新資訊時,不再像從前一樣發電郵給媒體記者,而是在馬斯克的X平台上發文。

    最新一期《時代》雜誌封面是馬斯克坐在白宮堅毅書桌後,嘲諷他才是真正的美國總統。翻攝時代雜誌

    2025年1月20日,全球首富馬斯克在慶祝川普就職的活動中致詞,興奮比出疑似納粹敬禮的手勢。路透社


    總統和部長帶頭,網紅百家爭鳴

    馬斯克獲川普任命為「政府效率部」部長。雖然名稱裡有個「部」字,這其實只是一個類似顧問團的單位,沒有真正的行政權,因為要成立新的行政部門必須通過國會表決;然而,在馬斯克一聲令下,成立了數十年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就幾乎被關閉。

    馬斯克已呼籲終止聯邦政府對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的贊助,9日他在X平台上也表示應該關閉《美國之音》和《自由歐洲電台》,稱這些媒體是「發瘋的左膠,在那裡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浪費美國納稅人每年10億美元的錢」。

    偏好在社群平台上發言這一點,馬斯克和川普興致相投。川普不喜歡遵守主流媒體的規則,常斥這些媒體報導「假新聞」,在記者會上不時即興演出,他宣布內閣人選和關稅政策時也往往不是透過官方正式聲明,而是先在自己的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公布。

    新進入白宮簡報室的網紅和自媒體則認為,他們的時事呈現方式會更貼近大眾,而傳統媒體「只想挑起憤怒,而不是報導大眾應該知道的事」;《冷酷》主持人艾許布魯克稱:「傳統媒體對資訊共享的控制,會腐蝕自由社會……白宮是在確保新媒體和大型媒體有平等的採訪權限。」

    2025年2月5日,白宮發言人李維特在例行記者會上。美聯社

    為了確保白宮開放申請採訪證不會獨厚右派,在TikTok上有290萬粉絲的中左翼獨立記者兼律師網紅帕納斯(Aaron Parnas)就拍片,昭告粉絲他已經申請了,「簡報室裡長期缺乏社群媒體記者的聲音,現在確實是時候改變」,但是他認為自己可能不會被錄取,因為他「不是推特(即X平台)網友喜歡的那種典型保守派網紅」。

    22歲紐約大學學生網紅希森(Harry Sisson)也宣布申請白宮記者證,他對TikTok上的170萬粉絲表示,「獨立媒體理應有一席之地」,但他很懷疑會不會有黑箱,「他們會把席次保留給『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走狗嗎?」

    國防部的「媒體輪調」

    另一個有大動作的重要機構,是美國國防部。美國國防部1月31日、2月7日宣布,由於「新年度媒體輪調計畫」,國防部提供給常駐記者團的辦公室將有所調整,被點名的媒體需讓出辦公室,由其他媒體接手:

    *《紐約時報》讓給右派八卦報《紐約郵報》;
    *《華盛頓郵報》讓給右派《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
    *《國會山報》讓給新保守派的《自由媒體》(The Free Press);
    *NPR讓給極右派媒體《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
    *NBC讓給右翼電視台《一個美國新聞網》(OAN);
    *CNN讓給名不見經傳的保守派媒體《Newsmax》;
    *政治媒體《Politico》讓給內容農場Buzzfeed旗下的《哈芬登郵報》(HuffPost);
    *軍事網媒《戰區》(The War Zone)讓給《每日傳訊》(The Daily Caller)。

    這8家被要求讓出辦公室的媒體仍保有國防部記者團,可以參加國防部記者會。取而代之的8家媒體,只有《哈芬登郵報》算得上是中左派媒體,但是規模相對小很多。

    《華爾街日報》指出,《哈芬登郵報》並沒有提出專屬辦公室的要求,而且他們根本就沒有專門跑五角大廈的記者,其國防新聞是由政治記者來報導。《哈芬登郵報》則聲明說,如果川普政府和國防部希望該報來報導國防新聞,他們樂意效勞。

    在國防部有專屬辦公室有什麼好處?CNN國防部記者史塔爾(Barbara Starr)指出,好處可多了,記者可以全天候與可靠的消息來源保持聯絡,隨時快速發布相關報導,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

    讓網紅和自媒體參加白宮記者會、採取這種「辦公室輪調」但幾乎全部換上右派或保守派的方式,是否能讓資訊更精準地傳播,或者只是換成另一個立場的人來壟斷資訊,大概也只有各位讀者、受眾大人的定奪才有意義。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