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東部戰區今日(4/1)發布《降妖除魔》影片。翻攝微博@東部戰區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組今天(4/1)宣布,組織陸海空火等兵力於台灣周邊開展聯合演訓,中國媒體指出,這次演習釋放3個值得注意的訊息,包括首次提及「要域要道封控」、解放軍影片首度出現山東艦與殲35,還有演練常態化。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今天表示,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軍、火箭軍等兵力,於台灣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澎湃新聞提出3個值得注意之處:
1. 首次提及「要域要道封控」報導指出對比之前「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等在台灣周邊的聯合演訓,這次演練科目上首次提及「要域要道封控」。
澎湃訪問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台灣周邊有多個重要航道,包括巴士海峽等,這個封控要域要道目的有二,一是封控戰時向外逃跑的通道,包括台灣東部海空通道;二是封控戰時獲取外部軍事援助的通道,不讓外部武器裝備進入台島。
國軍監控中共圍台軍演,2025/4/01 海軍成功級巡防艦銘傳軍艦(舷號1112)拍攝基隆級飛彈驅逐艦蘇澳軍艦(舷號1802)監控中共航空母艦山東艦(舷號17,左)與銀川艦(舷號175)畫面(銘傳軍艦拍攝)。國防部
張軍社說:「『要域』主要是台島幾個重要港口,包括基隆港口、高雄港口、花蓮港口等。」至於東部戰區提到「奪取綜合制權」,張軍社說綜合制權的範圍比較廣,除了傳統的制空權、制海權、制陸權外,還有制電磁權、制網絡權等。
2. 山東艦、殲35現身東部戰區發布的影片澎湃指出,在東部戰區發布的影片《降妖除魔》中出現了山東艦、殲35等新型裝備。山東艦是中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配套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2019年底服役,開啟中國國產航母時代和「雙航母」時代。2023年,山東艦首次參加環台戰巡和「聯合利劍」。
解放軍東部戰區今日(4/1)發布《降妖除魔》影片。路透社
我國防部今天表示,自3月29日起,即陸續掌握山東號航艦編隊等機艦動態,於昨日(3/31)進入我應變區。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手段,檢派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掌握,已啟動應變機制,適切應對。
我國防部未公布「應變區」具體細節,澎湃稱分析認為,應變區大致位置在12海里至40海里之間。報導引述中國海軍研究院大校副研究員唐莉指出,從航母活動位置來看,已形成外阻、內封、固控台獨、呼應夾擊的力量部署,報導也稱從此次演練科目來看,航母編隊展現很強的制空制海能力。
3. 演練常態化、軍警協同配合解放軍去年進行「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的演習,而這次聯演沒有代號,央視訪問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張弛,他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今天看到演練內容,已是一種新常態,「家常便飯」。
解放軍東部戰區今日(4/1)發布《降妖除魔》影片。翻攝微博@東部戰區
根據解放軍,這次演練有陸海空軍及火箭軍等兵力;中國海警今天(4/1)也宣布,多支海警艦艇編隊位台灣周邊海域組織執法巡查。澎湃表示中國海警多次於聯合演練期間,同步啟動台灣周邊執法巡查,軍和警協同配合也呈現常態化趨勢。
張弛分析,這一系列演練,可提升解放軍備戰打仗水平,由於距離台灣愈來愈近,也有利解放軍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台海戰場的環境。
解放軍東部戰區今日(4/1)發布《降妖除魔》影片。翻攝微博@東部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