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巨潮襲來 密西根台商:美國產業陣痛後迎來復興

    2025-04-03 14:37 / 作者 中央社
    滿載新車的貨運車,3月4日過河,從美國底特律送到加拿大溫莎市。路透社
    有別於民主黨抨擊川普「解放日」關稅將衝擊經濟及藍領,在密西根車業耕耘逾20年的創業家蔣序龍認為,美國產業因應之際將呈現混亂,物價必然推升,但走過這段「必要之惡」後,本土產業於1、2年後復興機率高。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多時的對等關稅昨天出爐。他在白宮舉行記者會,宣布對個別國家徵收17%至49%對等關稅,以及「無差別」徵10%的進口貨品關稅,現場除了媒體及內閣官員外,還有多位密西根汽車工人與會。

    「中獎」的國家紛紛拋出因應之道,美國國內產業也沒閒著。密西根州亞太裔委員會委員蔣序龍觀察,多年來密西根汽車業的供應鏈越來越廣,擴及北美及東南亞,在關稅大刀下「非常頭痛」。

    川普昨天宣布的重大關稅政策還包括,對銷往美國車輛的零配件課徵25%關稅,5月3日前生效。

    蔣序龍在產業供應鏈及製造領域有20多年經驗,2日晚間他接受中央社電訪時表示,他已被告知近期不要接洽密西根汽車業,因為這些企業光是因應關稅、調整和轉移生產的問題就無暇顧及其他,每天會開個不停。

    蔣序龍指出,這些汽車廠多受惠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的零關稅紅利,但川普一波波關稅影響下,光是要處理從墨西哥及加拿大運入美國的零件細節就忙翻,「人家根本沒時間理你」。

    密西根車廠焦頭爛額,蔣序龍也必須為旗下公司聯繫客戶,討論如何消化關稅。此外,美國民眾常逛的零售商如沃爾瑪(Walmart)、達吉特( Target)及家得寶(Home Depot)等所販售商品絕對因關稅而上漲。

    不過,對跨國企業來說,美國市場大到無法忽視。蔣序龍並不悲觀,有信心關稅終將促使業者遷往美國設廠,1、2年之後有極大的機率推動美國本土製造業復興,創造就業機會。

    除了眾所周知的台積電對美擴大投資,蔣序龍另以韓國為例,指現代汽車集團日前宣布在美國設廠外還加碼建造鋼鐵廠,就是為了避免鋼鋁從韓國、墨西哥及加拿大輸入所必須面臨的關稅。

    蔣序龍指出,業者在美國設廠成為降低長期成本的最可行做法之一,許多國外車廠也可能跟進,這過去或許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今已成現實。

    他樂觀看待美國製造業前景的原因,還包括川普在演講中所提及的投資都是百億美元起跳,而這只是檯面上的企業。其他較中階規模、投資幾億或是幾千萬美元的企業可能也不少。

    他表示,台灣一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這幾天才對他說,將加速轉移生產線到美國;對於已在美國設據點的廠商而言,擴大美國廠的投資與生產是上上之道。

    至於川普出了關稅重拳,是否將掀起全球貿易戰,蔣序龍說,在川普表示只要敢報復,他就再追加關稅下,貿易戰恐怕很難打起來,「沒有國家敢嘗試」。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