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資料照片。美聯社
美聯社報導,美國已禁止派駐中國的官員等人與中國公民相戀,也不得發生性關係。這項禁令擴及官員的家屬,以及持有安全許可的約聘人員。
報導引述四名知情人士指出,這項禁令是由美國前駐中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在1月離任前下達。
報導稱,美國某些部門已對這類戀愛關係有嚴格規範,但伯恩斯下達的全面「禁止交往」(non-fraternization)政策,自冷戰結束以來未曾聽聞。美國外交官與當地人士交往或結婚的例子並不罕見。
美聯社分析,由於中國國家安全部會施壓與情蒐對象交往的中國平民,要求取得情報,因此與美國外交官有親密接觸的中國百姓都可能受到當局脅迫。
報導稱,中國駐美大使館原自去年夏天起實施較為寬鬆的政策,僅下令美方人員不得與在大使館或5個總領事館擔任保全等支援職務的中國公民相戀,也不得發生性關係。
2024年4月,時任美國駐中大使伯恩斯(右二)陪同時任國務卿布林肯逛上海豫園老街。路透社
但到了今年1月,川普就職總統前不久,伯恩斯擴大禁令,將禁令擴及所有中國公民。美聯社表示,目前無法判定這項禁令如何定義「相戀或發生性關係」。
兩名知情人士向美聯社表示,去年夏天開始討論相關禁令,是因為有國會議員向伯恩斯表達關切,認為對這類關係的限制不夠嚴格。
禁令亦適用於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新政策不僅涵蓋美國在中國大陸的使領館,包括駐北京大使館和駐廣州、上海、瀋陽、武漢的總領事館,也涵蓋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禁令不適用於美國派駐在中國以外地區的官員。
報導,在禁令實施前已存在的戀愛關係,可申請豁免,但申請若被駁回,這些官員就必須選擇結束關係或離職。違反政策者將被下令立即離開中國。
美國國務院對此不予評論,伯恩斯也未回覆美聯社的置評請求。
報導指出,美人計是全球情報機構常見的獲取情報手段,冷戰時期即有諸多知名事例。美國國務院和其他在中國駐點的機構,長期以來嚴格規定駐中官員必須通報與中國公民的交往關係,對於駐俄羅斯、古巴等國的官員也有類似要求。
美國國務院解密文件顯示,1987年,一名派駐莫斯科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員遭蘇聯間諜勾引後,美國政府就禁止派駐蘇聯集團國家和中國的人員與當地人往來,甚至包括一般交友。不過1991年蘇聯解體後,這類限制已放寬。
美國已多年未對駐中官員實施這類全面交往禁令。在今年1月新禁令實施前,美國駐中人員必須向上級報告與中國公民的親密關係,但未被明確禁止與中國公民相戀或發生性關係。
中國仍積極使用美人計美聯社引述美國外交官和情報專家指出,北京仍積極使用美人計取得美國機密。美國官員派駐中國前接受訓練時,都會得知中國情報部門派美女勾引美國外交官的案例;相關簡報也警告,中方只要對任何一名美方官員產生興趣,就可能指派數十名國安特工進行監視。
中國北京街頭情侶慶祝情人節。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中關係近年緊急情勢升級,雙方在貿易、科技和地緣政治上競爭加劇。
曾任中央情報局(CIA)分析師的華府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主席馬提斯 (Peter Mattis)表示,此前至少有兩起中國特工引誘美國駐中外交官的案件被揭露,但近年他未再聽說過類似案件。
馬提斯表示,另一個問題是,中國國家安全部門不僅透過間諜收集情報,還透過威脅或恐嚇等手段,向一般中國百姓索討情資,這表示任何與美國外交官交往的中國公民都可能被脅迫。
與情蒐對象交往 中國平民恐遭當局脅迫提供情資馬提斯指出,中國國安部會利用情蒐目標身邊的任何人脈來收集情資,美方下達新的禁令,顯示中國國安部已更具侵略性,試圖取得美國大使館和美國政府的情報。
中國外交部並未對此置評,僅回應稱「該問題較適合向美方詢問」。
美聯社也引述四名熟悉中國官僚體系的人士指出,北京當局近年也實施嚴格規定,不讓配偶為外國國籍的公務員升職,也限制外交官長期派駐同一國家。
報導稱,中國外交部和多個其他部門都禁止官員與外國公民戀愛或發生性關係,而中國的軍人和警察除非獲得上級批准,一般都禁止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