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懸掛中國五星旗的貨輪停靠在香港葵涌港。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2日宣布的「美國解放日」關稅措施,誓言要彌平美國的貿易逆差。首當其衝的就是最大貿易逆差國、中國。有分析指出,在川普政府連續祭出多項「關稅組合拳」下,中國可說是慘遭「全面封殺」,恐拖累GDP成長1.3個百分點。
中國戶外家具製造商金超鋒(Jin Chaofeng ,音譯)為了避免被美國課徵關稅,去年7月把工廠移往越南,但一切努力在川普2日發布「對等關稅」後確定徒勞無功。因為川普也要對越南產品課徵高達46%關稅。
金先生說:「我做了這麼多,全都白忙一場。」他說,原本的外銷生意利潤就很薄弱,再加上中國內需不振,現在只能把工廠關了。
不只把工廠移到越南的金先生白忙一場,移往泰國的中國工廠也得面臨36%關稅。
「瀧韜資產」(Water Wisdom Asset Management)避險基金經理袁玉瑋(Yuan Yuwei,音譯)說:「這根本是全面封殺中國。」袁玉瑋說,他因此加碼投資黃金,並放空中港股市。
中國每年出口至美國的商品金額高達4千億美元。自川普重返白宮後,已對中國商品課徵20%關稅,若2日宣布的34%「對等關稅」往上累加,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將被課徵54%鉅額稅率。
開源證券(Kaiyuan Securities )分析,新關稅措施將讓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量大降30%,整體出口金額減少4.5%,拖累GDP成長1.3個百分點。
中國原本為了降低美國關稅衝擊,把目標轉向其他市場。但被川普的普遍性關稅一搞,其他市場的消費力恐怕也將大減。有分析說,華府的一連串關稅組合拳,將讓中國難以達到設定的GDP成長目標。
港大經管學院金融教授陳志武說:「5%的經濟成長目標將很難達到。中國也很難脫離通貨緊縮危機。新的關稅措施勢必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有分析認為,北京應該很快就會公布更多刺激經濟方案,包括降息、注資、退還出口稅、支持房地產措施等。
此外,為了促進內需,北京可能會祭出消費津貼、育兒補助等方案,只是更廣泛的福利制度和稅務改革、土地私有化等政策,短期內推出的可能性恐怕還是不高。
智庫「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馬志昂(Nick Marro)說:「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鼓勵國內消費的舉措,藉此抵銷外部需求的變化衝擊。但中國政府能做的就只有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