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長和陷「四面為難」 應對中、美、巴拿馬壓力還要顧股東權益

    2025-04-09 19:49 / 作者 中央社
    控制船隻進出巴拿馬運河的巴爾博亞港。李嘉誠旗下長和集團已同意將港口公司股份售予美國貝萊德集團。路透社
    香港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運河等港口業務,除了面臨中方的審查外,還被巴拿馬政府指港口特許權存在違規行為。分析指出,長和正面對三難困境,分別要處理來自中國、美國及巴拿馬政府的壓力,還要維護股東的利益。

    巴拿馬媒體「新聞報」(LA PRENSA)今天報導,巴拿馬當局8日表示,正在對涉嫌違反公共行政、損害國家利益的罪行展開調查,而事件與香港長和集團子公司巴拿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續約有關。

    巴拿馬日前發布審計結果,指巴拿馬港口公司對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Balboa)及克里斯托巴港(Cristobal)的特許權,存在「多項違規行為」。

    訪問巴拿馬的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表明,不會允許中國危及這條跨洋水道。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莊嘉穎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目前長和面對三難困境,分別要處理來自中國、美國及巴拿馬政府的壓力。除此之外,長和還要與餘下41個港口的所屬政府維持良好關係,以及要維護長和股東的利益。

    莊嘉穎強調,目前外界只能靠新聞報導或公開資料評估事件,各方背後真正的動機或盤算,難以看穿。

    他表示,巴拿馬政府多年來沒有調查長和的港口特許經營權,直至美國表明要取回運河後才展開調查,可能是受到美國施壓,也可能是巴拿馬政府為免美國真的動用武力收回運河,而自己採取主動。

    莊嘉穎表示,美國誓言要奪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事件發展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各方作出妥協,長和只向美國貝萊德(BlackRock)牽頭財團出售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而不出售其餘41個港口,中方也可換來保障自身在這41個港口的利益。

    長和出售海外港口事件擾攘了逾一個月,莊嘉穎指,從事件發展來看,不排除巴拿馬政府及長和各自放風,試探美國政府及中國政府的可接受程度。巴拿馬政府不會接受美國動用武力收回運河,長和若被中國政府動用反壟斷法等處分,也會影響其業務,雙方一定要想方法解決事件。

    莊嘉穎指出,目前全球面臨不確定性增加,大國在博弈中,無人能確定事件結局。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可以理解長和最初決定出售海外港口,是想從美中競爭之中抽身而退,但可能長和也沒想到事情會演變成這樣。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中央社表示,事件發展的可能性很多,一定有解決辦法,只是外界不知道而已,而關鍵在於官員如何計算及談判。他相信各方都有多手準備。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