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先前的兩倍大!北韓可能首次自行建造現代化巡防艦

    2025-04-14 16:34 / 作者 陳家齊
    北韓興建中的現代化巡防艦,畫面在北韓2024年底的新聞報導中曝光。北韓朝鮮中央電視台
    衛星圖像顯示,北韓看來正在建造一艘長度估計有140公尺的作戰艦隻,尺寸是北韓現役水面作戰艦的兩倍大。這艘船很可能是配備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北韓第一艘現代化的巡防艦(frigate,中國常譯護衛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民間衛星公司Maxar和 Planet Labs在4月6日拍攝的影像顯示, 在北韓西海岸的南浦造船廠,看來正在建造一艘約140公尺長的水面作戰艦。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研究員貝姆德茲(Joseph Bermudez Jr.)和全珍妮(Jennifer Jun,音譯)分析說:「這艘巡防艦約為140 公尺(459 英尺)長,是北韓迄今建造的最大軍艦。」

    這個尺寸與台灣目前現役的成功級巡防艦(138公尺,排水量約4000噸)相似,中共解放軍當前主力的飛彈巡防艦054級長度134公尺,排水量也是近4000噸。如果北韓興建中的巡防艦也是大約4000噸級的新船,那將是北韓現役最大的水面作戰艦「羅津級」的兩倍以上。

    更大的水面作戰艦隻,例如美國主力的伯克級驅逐艦有155.3公尺長,台灣目前最大的水面作戰艦基隆艦有172公尺長,中共055級驅逐艦長度更達180公尺。這些都是排水量約在1萬噸上下的「萬噸大型驅逐艦」。

    分析指出,北韓這艘巡防艦應配備可以裝載對空、對艦與對地飛彈的多用途垂直發射器,使其成為具備現代化標準的主力作戰艦隻。垂直發射器是模組化的飛彈發射管,因「垂直」裝設在艦體中有此名字,飛彈發射時先垂直升空,接著才轉向朝打擊方向飛行。相較之下,更傳統的飛彈發射管有「指向性」,裝在甲板上朝著特定的方向,使用起來沒有垂直發射系統那樣靈活,而且更佔空間。

    在北韓為俄國進行的烏克蘭侵略戰爭提供大量軍火甚至派兵援助後,俄方顯然也對北韓支援了大量的現代化軍事技術。這艘興建中的巡防艦曾出現在去年底北韓官媒朝中社對勞動黨年底全會的報導中,當時就被指出配備更先進的垂直發射系統。

    此外,一些分析師也認為這艘新艦可能配備更強大的相位陣列雷達,使其偵測與作戰能力大幅提高。

    不過一些分析師也警告,垂直發射系統、相位陣列雷達在「外觀」特徵上很容易實現,但實際性能是另一回事。前美國海軍上校、現居夏威夷的分析師舒斯特(Carl Schuster)表示,幾乎任何造船商都能打造這樣的船體與推進系統。

    舒斯特說:「但現代軍艦的挑戰在於整合通訊、電子、武器以及聲納與電子感測技術,這並不容易實現。」

    南韓國會情報委員會成員金炳基(Kim Byung-kee)3月接受CNN採訪時也質疑,平壤當局是否具備建造現代化軍艦的技術能力與維護運作的基礎設施。

    金炳基說:「操作這麼大型的軍艦需要龐大預算。他們不只要建造軍艦,還要訓練操作人員,並且維持其運作,包括設備與燃料成本。而且,一艘大型軍艦不能單獨出海。問題是,北韓能負擔得起這些花費嗎?」

    根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IA)2021年的報告,北韓海軍擁有約400艘水面巡邏艇與70艘潛艇。儘管數量龐大,但大多數艦艇又老又小。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分析師鄧普西(Joseph Dempsey)在今年1月的部落格中寫說,平壤僅有兩艘主要的水面作戰艦艇,那是兩艘在1970年代初期建造的「羅津級」巡防艦,已經嚴重過時。羅津級長102公尺,排水量僅1600噸。

    在缺乏現代化水面作戰艦的情況下,北韓海軍對南韓、美軍最大的威脅,以往都認為是其潛艇部隊。為了達成「核威攝」,北韓也已建造可以發射核彈的較大型潛艦。如果北韓決心也開始全面發展現代化水面艦隊,那將是全新的狀況。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