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美國紐澤西州一間商店陳列的Care Bear玩具熊,中國製造。美聯社
美國和中國在關稅議題僵持不下,雙方是否有檯面下談判、進度如何,一切都是謎。不過中國業者生意確實受到打擊,在國內倒貨、開發其他國家市場之餘,嘴上仍不認輸,表示不在乎美國加徵關稅。
中國出口批發重鎮:其他國家也有錢啊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中國浙江省義烏市有全世界最大的批發市場,男子胡天強(音譯)在這裡開了一間玩具店「鍾祥玩具」(音譯)。
玩具飛機咻咻地飛過BBC記者頭上時,胡天強說:「我們才不在乎美國的生意。」
義烏有超過7萬5000間商家,也是各地買家尋寶之處;不論是聖誕燈飾、廚房用具、雨傘或是按摩槍,這裡都找得到。
2025年4月11日,美國伊利諾州一間展示間的中國製教育玩具。美聯社
浙江是中國製造及出口重鎮,有超過30個港口。去年從這裡運往美國的出口商品,占中國總出口的17%。
去年中國出口至全球各地的玩具,總額約340億美元,其中約100億美元的玩具銷往美國。
換句話說,在這場美中關稅戰中,義烏可說是位於「前線」。胡天強也是。
在2018年、川普第1個總統任期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時,義烏就吃過苦頭,也學到了教訓。胡天強也是。
他說:「其他國家也有錢(買貨)!」
他的態度亦反咉出中國當前輿論,北京當局多次批評美國做法是「單方面霸凌」,民間也展現不願屈服的立場,社群等網路更是不乏類似貼文或影音。
胡天強說,他的店營業額原本有2至3成來自美國買家,「我們不在乎那2、3成了,我們現在大多把貨賣到南美和中東。我們不缺錢,我們有錢的很」。
中國店家同仇敵愾:川普每天講國際笑話談到美國總統川普時,胡天強的同事陳朗(音譯)插話,他翻白眼說:「他的國際笑話可真是與眾不同。一天,一個笑話。加關稅對他來說就好像是在講笑話。」
採訪之時,附近有個買家正在向賣變形玩具車的店家議價,雙方用粉筆在地上寫數字。有人告訴BBC記者,那個買家來自杜拜,此外BBC也遇到來自非洲和南美的多名買家。
為了迎接中東和南美賣家,義烏批發市場甚至上起語言課,每天開市前聚集員工,教授簡單的阿拉伯和西班牙單字,例如「謝謝」、「不客氣」等。開課資源由當地政府提供。
同樣經營玩具店的林修鵬(音譯)說,他注意到,過去10年來美國買家持續減少。他說:「幾天前,我隔壁的店家接到一個美國客戶超過100萬人民幣的訂單,但是因為關稅,那家老闆後來決定取消訂單。」
林修鵬說:「他們(美國)必然需要中國的,我認為這些日子美國許多企業一定也在抗議。」
美國進口玩具有75%來自中國。圖為美國「學習資源」(Learning Resources)公司的中國製商品。美聯社
關稅七傷拳?美業者警告川普「貨架恐空、產業受創」他是對的。美國一些玩具商家已聯名致函白宮,形容關稅對他們的生意「如同災難」。
在洛杉磯開設玩具公司Loyal Subjects的美國商人凱西(Jonathan Cathey)告訴BBC:「關稅對美國各地的小型企業造成嚴重打擊。」
凱西在2009年以手頭僅剩的500美元創業,如今已成長為數百萬美元規模的公司,但關稅已讓公司營運計畫失控。他說:「整個玩具產業可能會陷入困境,我們正在目睹供應鏈的全面崩潰,情況會變得很糟糕。」
凱西表示,更換供應商是很巨大的挑戰,「生產一個玩具需要大量的在地資源,許多中國企業花了40年的時間精進他們的技術」。
中國學者: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中共解放軍大校退役的北京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周波指出:「他似乎正在向全世界發動一場討伐,不過,當然,他正試圖最用力的攻擊中國。」
周波分析:「中國這邊會說,讓子彈再飛一會兒。這個意思是,在當前的關稅戰迷霧中,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相信這種以牙還牙的狀況可能會持續1到2個月,希望不要超過3個月。」他強調,關稅戰拖得愈久,對誰都沒有好處。
2025年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4月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展開。美聯社
中國經濟已因房市危機走壞,關稅戰雪上加霜。美國消費者將面臨物價大漲,尤其是原本即已高度依賴、價格便宜的中國貨,消費者信心已銳減。
美國連鎖超市及賣場龍頭沃爾瑪(Walmart)和達吉特(Target),上週和川普開會時明白表示,下個月開始美國就可能出現「貨架空空」、價格上漲的局面,而且這波「供應震盪」恐會持續至聖誕節。
美國民眾家中的聖誕樹裝飾,約9成來自義烏。
一名穿梭在義烏商家間、來自哥倫比亞的買家奧斯卡,身上大包小包,塞滿採購的玩具兔和熊。他說,美中關稅戰給了世界其他國家「許多機會」。
奧斯卡說:「和中國做生意非常重要,和美國(做生意)就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