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菲裔慶典汽車衝撞案兇嫌羅開吉(譯音)。翻攝X/KCCOVancity
溫哥華汽車撞人案嫌犯羅開吉(Kai-ji Adam Lo,音譯)究竟是來自台灣還是香港,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許多人不理解加拿大警方為何不願意說明嫌犯原國籍,熟悉加拿大警界運作及當地文化的人士表示,這是一個「加拿大人」犯案,和他的原國籍沒關係,「刻意強調族裔,容易造成分化」。
中央社記者和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外交官均向加拿大警方詢問嫌犯原國籍,但警方都不願說明,強調「嫌犯是否來自台灣或其他國家,並非案件偵查重點(It doesn't matter)。」
有人質疑警方是避重就輕,認為這起案件涉及公共安全,民眾有知的權利。
主跑加拿大警界新聞多年的資深媒體人朱冠華說,警方不回答嫌犯原居國問題「很正常,並非避重就輕」,因為「此案的重點無涉族裔身分」。
他表示:「就警方而言,初步調查已證實羅開吉是加拿大公民,他的犯案行為和精神疾病有關聯,並未涉及種族仇恨,所以他來自哪個原居地並不重要,最終他是以加拿大人的身分接受司法審判。」
朱冠華說:「依據過去案件處理原則,警方若提及嫌犯來自何國,幾乎都是因為嫌犯是外國人,或者嫌犯在加拿大的犯罪行為和他過去在原居國的犯罪行為有關係。警方已確認羅開吉是加拿大人,也證實他過去從未有犯罪紀錄,有何道理要去探究他的原居國呢?」
他表示,卑詩省政府、溫哥華市政府和警方對此案高度重視,透明度很高,幾乎每天都舉行記者會,並未想掩蓋任何問題。
前卑詩省議員陳偉蓁(Katrina Chen)長期關注心理健康、平權和文化等議題,她也說,不管羅開吉是來自台灣、香港或中國,對警方來說,他就是加拿大公民。「加拿大是多元文化國家,很重視族裔平等,如果刻意強調族裔背景,反而容易激化對立和分裂」。
她說,加拿大不僅有來自不同國家族裔的人民,甚至同一個族裔都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和立場,如果刻意標籤一個人的國籍,恐陷入刻板印象。「曾有人指責黑人犯罪率高、難民好吃懶做、華人愛貪小便宜,種種說法其實都是一種『標籤化』」。
她又稱,加拿大華人背景很複雜,有些人是第二代、第三代;有些父母都是華人,但來自不同國家地區,本身已經難以定義其原居身分。
陳偉蓁認為,加拿大文化非常多元,而主流社會普遍認識到一些國家有政治敏感問題,華人有中港台政治差異、印度裔有印度教和錫克教之差、猶太裔中對以色列態度也有天壤之別,所以除非事件本身和特定族群有關,否則政府官員或公務員更不應該帶著「分別心」看待問題。
她呼籲:「深思一下,追問此人的國籍問題,究竟出發點是什麼?會讓受害人和整個社區變得更好一些嗎?我們希望探究的問題和答案,能帶來多一點正面的能量,而不是負面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