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2020年造訪惠而浦在俄亥俄州的工廠產線。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的關稅戰爭,讓許多美國企業頭痛不已,一些中小企業也可能因此倒閉。但是川普關稅戰的目標「恢復美國製造」已經在美國一些工廠見效,迎來新的訂單。
不過,由於川普關稅政策的反覆不確定性,這些有新訂單的美國工廠目前多只先保守觀望,還不敢投資擴廠增加產線。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中國貨遭到加徵145%關稅之後,許多美國公司,尤其是中小企業,很快發現他們的產品在價格上已具競爭力。生產機械零件的Jergens公司總裁許隆(Jack Schron)說:「我們忙翻了。我們在芝加哥和克里夫蘭的工廠都是一天24小時、每週7天運作。」
另一家俄亥俄州生產橡膠墊片的廠商Grand River公司總裁查普林(Donny Chaplin)指出,他有兩個先前轉向中國採購的客戶,現在又回來向他下訂單。三家機油濾清器製造商也和他聯絡,表示準備把產線從中國移回美國,其中兩家已經向他下訂單。
查普林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這些新添的訂單每年將為公司帶來約500萬美元(約1億5500萬台幣)的營業額,佔全公司的十分之一。他說,為了接這些訂單,他需要加聘人手擴大產線。而與此同時,他也尋求和客戶簽長約,確保投資不會打水漂。
總部位於路易斯安那州的橡膠手套製造商SafeSource Direct主管拉斯特(Alan Rust)表示,他們的產品價格長期處於劣勢,但最近收到許多人詢問下訂單,使他們重啟兩條產線,把運作的產線增加到八條。
原料與零件還是要進口,需支付更多關稅除了擴增產線的不確定性問題,這些美國製造商本身也受到中國貨145%關稅的衝擊,因為他們的原料、機具、器材往往也是中國供應。
例如,Grand River的機床、防護眼鏡、耳塞式從中國訂購,而他們生產墊圈所需的橡膠從別處進口,目前也要支付10%的進口關稅。SafeSource Direct的合成橡膠原料從巴西和義大利進口,現在也必須繳交10%關稅。
總部位於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附近、生產汽車和農用設備零件的家族企業Husco的執行長拉米雷斯(Austin Ramirez)表示,在川普第一任總統期間加徵關稅,以及美中關係惡化的影響下,過去10年該公司對中國材料的依賴已減少了一半。但按價格計算,該製造商的20%原材料零件仍來自中國。
拉米雷斯說,面對這145%關稅,該公司還是得購買進口,因為這些零件是關鍵零件。他表示目前正企圖漲價,彌補這筆關稅支出。
一些知名大廠也已經開始受惠,生產經典美式洗衣機、烘衣機的惠而浦執行長比澤(Marc Bitzer)說,比起亞洲供應商,過去他們在美國生產的洗衣機額外需要150美元(約4700台幣)費用,價格難以競爭。
現在,比澤表示,美國洗衣機與進口洗衣機的價格已經開始拉近。不過,惠而浦的一些零件仍倚賴進口,這些關稅支出預計將使今年的成本上升2.4%。惠而浦準備削減開支、提高售價來支付這些關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