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 美國國旗與中國國旗合成圖。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週六(5/10)表示,美中經貿代表在瑞士首日的會談順利,聲稱有多事項「達成共識」。但外界分析認為,這場會面僅代表美中之間的貿易戰「暫時停火」,很難達成永久和平。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領的中方代表團週六(5/10)在瑞士結束首日會談。雙方將於週日展開第二天對話。川普週六發文聲稱,雙方已對多項議題達成共識,「重啟友好態度」。
多位專家分析認為,外界不應期待一次性會談就能解決美中貿易問題。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說:「他們不會在這個週末內解決任何問題,而是決定接下來是否展開相關協商程序和將聚焦的議題。」
前白宮國安會中國、台灣及蒙古事務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表示:「我認為北京會堅持享有和其他國家一樣的90天對等關稅獲免期,為接下來的協商創造具體條件。」但他也說:「既然美國是很任性的決定關稅升級,降低關稅緊張的決定也會是很任性的決策。」
華府智庫「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資深研究員孫韻(Yun Sun)指出,這是何立峰與貝森特首次進行會談。她不認為這場會議將產生任何實質成果。她說,「最好的情況是,雙方同意同時降低…關稅」,即使小幅調降也會釋出正面訊號。
川普重返白宮後對中國進口關稅課徵累計共達145%關稅,中國則以125%關稅報復反擊。雙方過去數月來互相叫罵,不願主動談和,直至上週出現轉圜。美中同步宣布會在瑞士舉行高層經貿會談。
在美中會談開始前一天,川普週五(5/9)開始「喊價」,提議把對中商品關稅從145%降至80%。中國官媒則是陸續發表多篇評論文章繼續批評美方「無理的單邊關稅霸凌」。
新華社週六晚間發出題為「中國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的立場堅定不移」的文章寫著:「美方若真心希望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就必須正視單邊關稅措施給世界和自身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正視國際經貿規則、公平正義和各界理性聲音,拿出談的誠意,糾正錯誤做法。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圖以談為幌子,繼續搞脅迫訛詐,中方絕不會答應,更不會犧牲原則立場、犧牲國際公平正義去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一名不具名、派駐在北京的外交官形容目前美中貿易談判的進展是:「我們現在不是在看誰先眨眼,而是看雙方如何把對方描繪成先眨眼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