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模擬攻台!中國內蒙複製博愛特區「目標癱瘓總統府」 擬派民兵船阻美軍介入

    2025-05-20 12:43 / 作者 李鎮宇
    中國在內蒙阿拉善左旗靶場,複製台灣的博愛特區街道。翻攝@sfx_ewss推特帳號
    兩岸局勢緊張,日本媒體昨天(5/19)報導,解放軍在內蒙古沙漠中,建造了一座城鎮,樣板就是台灣的博愛特區,日媒記者實際到台北進行測量,發現街區規模幾乎完全一樣,專家分析,中國在攻台時,可能派傘兵降落自由廣場,並迅速抵達總統府,癱瘓我國行政機關。另外,中國還在漁船上配備水砲,就是為了要在攻台第一階段,派出具備攻擊能力的漁船,並以「民間活動」為藉口,讓美軍沒有理由介入。

    同路段實際測量「只差2公尺」

    據《日テレNEWS》報導,中國持續對台灣造成威脅,在衛星圖像中,更可窺見中國統一台灣的戰略,在內蒙古自治區的沙漠中,出現一座小城鎮,並建有道路與許多建築物。據悉,該城鎮的官方名稱為「內蒙阿拉善左旗靶場」。

    報導指出,這座城市其實是台灣街區的模擬場景,模擬樣板就是以台灣總統府為中心的博愛特區,若將這張內蒙古的衛星圖,與博愛特區的網路地圖進行比對,會發現兩者的道路規劃相仿。

    日媒記者近日走訪台灣博愛特區,從幼兒園、乾洗店、豆漿店等居民生活圈,經過擠滿觀光客的自由廣場,一路走到外交部、法務部、總統府等我國重要政府機關。

    為了確認內蒙古城鎮的仿真程度,日媒記者先在衛星地圖上,確認內蒙古的模擬街景,其中一段路為971公尺,接著實際到博愛特區的同一對照路段測量,結果發現這段路為973公尺,跟中國仿冒的路段,僅有2公尺的差距,街區規模驚人相似。

    恐派傘兵降落自由廣場

    中國建造「假博愛特區」目的為何?國家安全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受日媒採訪,他表示,中國建造該城鎮的目的,是為了讓解放軍士兵,熟悉台灣總統府周遭的路況,以便在攻台時迅速抵達總統府,壓制並癱瘓我國行政機關。

    鍾志東指出,中正紀念堂前方為自由廣場,總面積達25萬平方公尺,是一片很大的空地,解放軍可以從空中讓傘兵降落,空間足夠容納一整個軍團(約5百人),接著解放軍士兵會迅速前進總統府,這張衛星圖再次顯示,總統府是中國攻台的重要目標。

    日媒掌握另外一張衛星圖,圖像中的位置,是中國廣東省的上川島,在該島南邊一處港口停泊多艘船艇,乍看之下只是港邊的漁船,其實這也是「統一台灣戰略」的一大關鍵。

    漁船竟搭載水砲

    本月9日,日媒記者實際走訪中國上川島的港口,發現許多港邊的大型漁船,上面均設有巨大的水砲,這是能噴射強力水柱的設備,日本海上保安廳在取締非法船隻時,也會使用這類噴射裝置。

    為什麼漁船要配備這種裝置?上川島的船員受訪坦言:「這是我們的漁船,但也是『民兵船』。」

    前日本駐中國武官、笹川和平財團的研究員小原凡司表示,這些海上民兵是漁夫,但也是受過軍事訓練的「民兵」,會按照地方或中央政府的指令行動,並獲得報酬。

    小原凡司說明,當中國決定進攻台灣時,海上民兵可以打頭陣,「在進攻台灣的第一階段,中國可能利用所謂的『民間活動』,讓海上民兵對台灣進行各種侵擾。」

    小原凡司指出,中國希望美軍不要介入兩岸爭端,藉著海上民兵的行動,「他們可以宣稱,(引發戰爭的開端)跟中國政府或中國共產黨沒有關係」、「如果海上民兵的行動沒有被視為軍事攻擊,美國就沒有介入的理由。」
    李鎮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