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共新規洩習近平放權跡象 專家分析:為「這件事」做準備

    2025-07-06 12:11 / 作者 朱紹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東南亞,2025年4月16日在馬來西亞參與雙邊會談,身旁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歐新社/美聯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權力下放親信傳聞屢見不鮮,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6日指出,中共正致力於規範其決策過程,習近平可能會下放更多權力。有專家分析,習近平或採「分階段」移交權力,但也有人認為,這是為了讓習近平保存精力用於長期戰略,而不是為退休做準備。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南華早報》指出,所謂「協調機構」是指中共內部的中央委員會和領導小組,其中大多數是在習近平任內成立或被賦予擴權的組織。

    根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新規旨在進一步規範上述機構的設立、職責和運行,堅持「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對重大工作實施更為有效的統領和協調,做到「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報導指出,此舉凸顯習近平授予其副手更多權力處理日常問題的趨勢。芝加哥大學政治學者楊大利(Dali Yang)表示,新規體現習近平致力於透過法規、法律將治理程序正規化、制度化,尤其是因為習除擔任中共和國家職務外,還擔任許多「協調機構」的主席,這都需要他投入時間和精力。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中國問題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則指出,最新建立的高層協調機構並不意味著大規模的授權。「然而,習近平似乎不太關注日常細節,這就需要一種監督機制,以確保他的政策重點仍然由下級官員執行。」

    習近平2012年上台以來,重新建立中共的黨內協調機制與新機構(「領導小組」),大多由習近平擔任主席,與其「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口號相呼應,旨在加強對經濟、國安、改革、網路安全等關鍵政策領域的控制。

    然而,習近平近年來逐步向其副手放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已接掌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今年更首度缺席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國家(BRICS)峰會,改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率團出席。

    史宗瀚認為,習近平可能會分階段移交權力,尤其是他的3個最重要且無任期限制的職位: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和國家主席。習可能把其中一個關鍵職位委託給年齡相仿的政治局委員,而此舉相當於把接班人問題在推遲5到10年。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則指出,儘管習近平將部分職責委託給親信副手,但此舉「更多的是為了讓習近平保存精力用於長期戰略重點,而不是為退休做準備。」
    朱紹聖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